這是一個舞蹈無處不在的時節。這節那節需要舞蹈,這樂那樂需要舞蹈,這“秀”那“秀”需要舞蹈,甚至這“達人”那“達人”也需要舞蹈……這是狂歡的舞蹈也是舞蹈的狂歡,這是舞蹈的文化卻可能並不意味著文化的舞蹈。
泛漫化的舞蹈
成了眼球經濟的“百搭牌”
如果你是“驢友”,你可能會在名山大川遭遇“印象”。這“印象”那“印象”,其實是一個個實景演出,是把“一方人文”的典型性格還原到“一方水土”的典型環境之中。你可以挑剔這“印象”的人文不那麼深刻,你也可以挑剔這人文的“印象”攪擾了山水的空靈,但對大多數偶爾出遊、難得一看的觀光客來説,山水的旅遊被賦予了文化的積澱,這“印象”還真留下了某些印象。
如果你是“宅人”,你可能會在“大道”、“大本營”瞥見“星光”。這“星光”那“星光”,其實是一個個才藝展示,是把苦心孤詣的艱辛求索呈現到大庭廣眾的開心一笑之中。你可以挑剔這“星光”的才藝不那麼精湛,你也可以挑剔這才藝的“星光”抹花了夜空的純凈,但對大多數娛情悅性、自得其樂的休閒者來説,藝術的神聖被消退了炫目的光環,這“星光”還真蕩起了某些念想。
你可能會注意到,無論是“印象”的營造還是“星光”的閃爍,都充實著或鑲襯著喜興、歡愉乃至激越、亢奮的舞蹈。事實上,舞蹈好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去公園晨練,你會看到舞蹈的“夕陽紅”;去館所健身,你會投入舞蹈的“音律操”;隨手打開電視,不時有舞蹈在晚會上捧場;應邀聚餐,也常有舞蹈在席間伴宴……其實舞蹈發揮著遠比上述現象更為重要的功能:新近愈演愈紅的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就有舞蹈的魅力四射,稍早時雜技劇《天鵝湖》的載技載藝也多靠舞蹈來支撐,更早些大型體育賽事開幕式的“團體操”也被以舞蹈為主幹的“文藝表演”取而代之了。也就是説,在注重視聽感受的“眼球經濟”時代,“舞蹈”或者説“泛漫化的舞蹈”成了炙手可熱的“百搭牌”,強化著各類藝術或準藝術的觀賞性。但在舞蹈不斷拓展並強化自己的工具屬性時,也不乏職業並且敬業的舞者擔心其本體在泛漫中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