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1月5日《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金陵十三釵﹥背後的真實美國》一文,筆者有不同意見。《金陵十三釵》僅僅作為一部娛樂和商業片,部分地剖析了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的一小段歷史。不能指望一部商業片去擔當紀錄片與敘史片的重任,既苛求它政治正確,又讓其迎合市場需求。而且該文作者河清先生將影片貼上過於親美標簽,並去比較美國和蘇聯對中國抗戰的功過,實在沒有必要。
《金陵十三釵》為何選擇一個美國人,而不是一個蘇聯人,這是有故事原型的。在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一些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不顧生命危險,積極救助中國難民與士兵。《文史參考》等媒體報道重現了當年24名外國人堅守南京城救了25萬國人的歷史事實,其中15名是傳教士。美國傳教士約翰 馬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曾給日本大使館和日本佔領軍最高指揮機構提出了400多件抗議和報告,強烈要求停止暴行。
至於導演張藝謀用一個美國小混混來講述故事,僅僅是出於一種藝術表達手段,因為美國好萊塢的英雄人物通常都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他們是有血有肉、個性鮮明、優缺點並存的人,這樣表現的人物帶給全球觀眾可信性和親切感。可以説,《金陵十三釵》較好的運用了娛樂片商業片的藝術手法,迎合了中美兩國商業市場的需求偏好。
《金陵十三釵》中有中國國民黨軍人面對日本坦克,用人肉炸彈衝上前去與其同歸於盡這樣的場景,這在我們自己早期拍攝的《血戰臺兒莊》中也能找到這樣的英雄事跡,這絕非“孤本”。正面主戰場和敵後遊擊戰場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英雄交響曲,都是可歌可泣,令國人情不自禁,肅然起敬。筆者認為:在整個抗戰時期不論國籍,美國人也好,蘇聯人也好;不論黨派,共産黨也好,國民黨也好;不論宗教信仰,基督徒也好,穆斯林也好;只要他們為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做出了貢獻,致傷致殘,並且獻出生命的人,都是中國人民應該崇敬和緬懷的英雄和烈士。中華民族是一個知恩圖報、恩怨分明的民族,我們不應該圍繞一個商業影片來爭辯蘇聯人和美國人誰對中國抗日的功勞大。該記住的都不應被忘卻。(作者是復旦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