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常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比如,市場上能買到各種早熟的瓜果:番茄、西瓜、桃子……稍有生活經驗的人便可發現,這些催熟的瓜果非但是徒有其表不夠味,而且還無營養甚或有害有毒。
由早熟瓜果聯想到當今學術的繁榮,道理亦然。學術的養成和瓜果的培植類似,瓜果的真正成熟,需要經過種子萌芽、破土、生長、開花、結果,方可能成熟。同理,學術的養成也需多年積累、思考、質疑和確信後,方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厚積薄發。
不幸的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學術生産”走的卻是截然相反的道路。在現有格局下,學術生産被扭曲成利益轉換的龐大機器,只要能夠申請到一個課題(省部級、國家級),便打開了通往利益的大門:課題經費、專業地位、職稱評定、個人美譽度……水漲船高地撐起一個學者的身價。於是乎,各種學術生産如雨後春筍般“繁榮”起來。
現行的課題申報體制必然誘發學術生産中急功近利的行為,結果是重申報、輕研究;重利益、輕品質。這樣的課題申報,有相當部分是病梅館中扭曲而成的“病梅”。為了獲得課題,申報者看重的是課題的包裝、人脈的培養、關節的打通……課題申請成功之後,通常是糾結眾人(比如申報者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熱火朝天地堆積資料。
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和榮譽,獲得課題的人通常都會匆忙完成一個課題,以便開始申請新的課題。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一個研究人員手裏握著好幾個不同級別的課題,課題經費可能高達數百萬甚至數千萬。一兩年草草結題,成為學術生産的常態。巨大的利益助長了揠苗助長的學術短視行為。在這種表面“繁榮”之下進行的學術生産,有相當部分不過是披著學術外衣的資料堆積或是知識複製,甚至是為了獲得利益而匆忙出臺的概念。
如果沉下心來思考,便會發現,學術的養成,是偷不得懶、玩不得小聰明的,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方能有望完成的長期事業。對此,《菜根譚》總結得很到位:“一疑一信相參勘,勘極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而這個“一疑一信”,是很艱辛的過程。沒有學術上長期準備的漸悟,便不可能有學術想像的頓悟,更不可能生成突破性的學術成果。有句名言説:“你激勵什麼,就得到什麼。”目前的學術申報體系很大程度上激勵的是一哄而上的非理性、非學術行為,那收穫的必然是泡沫化、低質化的果實。
嗟乎,學術非理性繁榮的現狀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