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歷史常識雷翻觀眾,穿幫《水滸傳》們需要塊“誠懇的補丁”

時間:2011-08-09 13:20   來源:人民網

  新版《水滸傳》正在安徽、東方、天津、山東四大衛視上星熱播,記者發現,儘管該劇逃過了被“全盤否定”的命運,但其剛開播便出現的歷史常識錯誤,卻實實雷翻了觀眾。“當看到那一片金燦燦的玉米地時,哥樂了!”天涯論壇上有網友這樣説。(8月8日《南方日報》)

  循著現代人的理念與思維,網友們對某部影視作品的嘲諷或挖苦,未必不是一種另類的免費廣告。不過,針對“玉米在明朝才引入中國,宋朝時哥倫布還沒發現新大陸”的質疑,“新水滸”的導演似乎頗有苦衷:在剪輯時我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但在北京確實找不到大片的高粱地,所以還請觀眾見諒。

  且不説“新水滸”的玉米地替代高粱地,是否真屬無奈的“植物穿越”,然而近些年來,不少歷史劇中的穿幫之瑕,卻早已成為觀眾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甚至於,網上專門出現的“穿幫網”曾有披露,去年播出的新版《三國》歷史硬傷超過10處,而新《紅樓夢》演員則讀了許多個的白字。此外,今年上映的《關雲長》中,關羽竟將13世紀才從伊朗引入中國的胡蘿蔔搬上了桌面,而幾年前播出的《大漢天子》裏,漢武帝還餵大臣吃上了速食麵。

  影視作品當然不可能是“歷史教科書”,歷史劇中時隱時現的穿幫瑕疵,要説也未必能夠“誤導”多少青少年的正確認識。正如有識之士所言,此起彼伏把觀眾雷得裏焦外嫩的穿幫之瑕,其實檢驗出了歷史劇製作者對藝術作品的基本誠意。玉米穿幫也好,胡蘿蔔穿越也罷,對製片方的收益錢袋沒有任何影響,對導演的揚名立萬同樣無傷大雅。然而,正所謂“文如其人”,影視作品也是同理,太多歷史瑕疵隱喻的誠意缺失,無異把觀眾當成了傻子,那才是最最要不得的愚蠢表現了。

  或許,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現實語境下,要求歷史劇編導者再像舊版《紅樓夢》那樣,花上3年時間去訓練演員琴棋書畫的技藝,已屬迂腐之舉。但公眾不禁要問:倘若連歷史是怎麼回事都還沒搞清楚,又拿什麼來證明你能拍攝歷史劇的底氣?

  廣大觀眾作為影視作品的觀賞者,並非對歷史劇中的穿幫之瑕疵“容不得一粒沙子”,但至少請某些牛氣哄哄的名編名導做到兩點:要麼事先勻出一點心思和精力,多做防瑕減疵的功課,要麼就像以前教材裏附上的“勘誤表”那樣,在片尾字幕中專門映出一欄“穿幫表”,算是主動為自身作品打上一塊“誠懇的補丁”。否則的話,總是希冀公眾在“糾錯”之後才請求見諒,一次兩次尚能矇混過關,次數一多,只能愈加印證,這不過是一種缺乏誠意的虛偽道歉罷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