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很火,他創辦的雜誌也很火。按照彭浩翔的話來説:“無論你喜歡還是討厭韓寒,也無法否定他在中國和國際之影響力。《獨唱團》不過是本文藝雜誌,但將毋庸置疑地成為一里程碑。2010年7月6日這天,日後將經常被提及,因那是一本代表獨立思考雜誌誕生之日,《獨唱團》就像《滾石》雜誌當年于美國出現,註定要改變搖滾音樂的路一樣。”
韓寒要辦雜誌的事情,通過韓寒部落格和其他媒體弄得沸沸颺颺,地球人都知道。有人幫助炒作,有人聞“寒”瘋狂,有人隔岸觀火,有人不屑一顧……不管是哪種人色,韓寒像空氣一樣,在你自覺與不自覺之間,在你俯仰之間,與你休戚相關或擦肩而過。他的存在也許與你無關,但他一定在你生活或存在的空間裏遊蕩,像魚兒一樣。
中國人習慣於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譬如改變體制,譬如改變文學現狀等。大家希望韓寒的《獨唱團》狠狠地衝擊一下當下的文學,特別是低迷的文學期刊。至於《獨唱團》到底能夠走多遠,絕大多數人沒有去考慮,也無須考慮─應該考慮的是《獨唱團》裏的那個“團”和“獨唱”者韓寒。
如果《獨唱團》因為“寒”流而一路獨領風騷,這也不是文壇所需要的。文壇需要衝擊,文壇需要革命,衝擊、革命之後,應該是文壇的活躍,産生更新、更適合時代需求的文學。如果韓寒不是純粹的玩兒,還有文學這個概念,他應該意識到《獨唱團》不會永遠走紅,否則就是中國文學的悲哀,至少是中國文學期刊的悲哀。
文學能夠給一個年輕人帶來這麼大的知名度和實惠,這本身就説明我們的社會已經真正地開放了,還説明我們的文學確確實實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中國有什麼事業是那麼如人意呢?
《獨唱團》首發的火爆,引發的震動應該説是在意料之中的,這麼長時間的宣傳、炒作,加上有那麼多的“寒”流崇拜者,50萬冊算什麼。就像世界盃,偽球迷有多少?但這並不妨礙大家都來看足球、耍足球,來一場真正的“大家樂”。文學能不能給大家帶來歡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文學純粹是深沉的革命道理,喜歡它的人會越來越少。文學應該是娛樂第一,革命第二。
不管韓寒的《獨唱團》後來會發生什麼,也不管韓寒的《獨唱團》能夠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否定已經發生的一切,作為中國文學或文學期刊史上的一件或大或小的事,它來了,可能很快又漸行漸遠,但人們還像回憶許多文藝標誌性事件一樣,想起韓寒,想起《獨唱團》。
目前的《獨唱團》,還是獨唱者韓寒利用自身的價值來完成的一件事情,至於“團”還是一個很小的團隊,這個團隊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籠罩在韓寒的光環之下進行運作。由“獨唱”發展到“團”,必然是文學形勢一片看好時。那個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還會有像韓寒一樣的“獨唱”者,來改變現狀,推動文學向前走一步,或者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