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解封”,民進黨當局又一場充滿政治算計的“真甩鍋”
2021-07-12 14: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7月8日,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全臺三級警戒延長至26日,但部分措施13日起所謂“微解封”。然而,此措施卻因標準不一引發強烈質疑,臺灣民眾看不懂邏輯錯亂的複雜措施與規範,各縣市長也紛紛表態不遵從這項政策,半鬆綁的島內業者則是喜憂參半。
可以説,“微解封雖未至,臺灣已亂成一團”。一時間,“微解封”“逆時中”成為島內輿論的新熱詞。
關注島內新聞的人應該都了解,臺灣自5月爆發本地疫情後,因為長期的防疫管制,經濟社會受到巨大衝擊。此前有觀點指出,民眾面臨在“餓死”和“病死”之間做抉擇。雖然説法有些誇張,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島內社會的悲慘現狀。民進黨當局此時宣佈這項“微解封”,有三個點得值得關注。
首先,這項政策的標準不一,邏輯怪異又複雜。許多人形容微解封的神邏輯真幽默:可以上山,不準下海;可以打籃球,不準玩鬥牛;可以看電影,不能賞舞臺劇,而且新板特區不能看電影,過橋到西門町就能看;健身休閒中心維持關閉,健身房則可鬆綁;5人不能室內聚會,但9人可以共擠小巴“趴趴走”;禁止5人在家聚餐,只能到餐廳大家一起摘口罩吃飯。這種毫無邏輯的解封標準,可謂是荒誕可笑,但卻真實地反映了當下民進黨當局防疫政策的矛盾與錯亂。説到底,就是民進黨就沒想去做好防疫,或者説並沒有能力去做好防疫。
第二點就是,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公佈這項舉措之前,並沒有與各縣市提前溝通協調,難免讓大家措手不及。然而,在公佈之後,又稱各縣市可自行調整。説到底,民進黨當局這一“微解封”政策只是提供一個指引原則,並沒有通盤考慮,是由各縣市自己決定開放,還是不開放。而最後造成的後果,民進黨當局自然就可以脫身甩鍋給各縣市。島內有觀點就指出,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算計。
第三是,在“微解封”政策宣佈後,有個現象就是,各縣市紛紛表態不遵從這項政策,就連綠營縣市長也不再惟命是從,“微解封”變“偽解封”,“逆時中”成為共同的選擇,而這與一年前的“順時中”形成了鮮明反差。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臺灣社會的風向不是一朝一夕改變的,而是一點點對民進黨當局的失望積攢的。
今年5月之前,民進黨當局一直吹噓所謂的“超前部署”和防疫政績。但疫情是塊試金石,無情地戳破了他們的謊言。時至今日,島內民眾已經看清民進黨當局將政治淩駕於防疫的醜惡嘴臉。“逆時中”風潮,也正反映了島內社會風向的走勢。正如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所指出的,權力可以一時蒙蔽民眾的眼睛,但不能永遠遮蔽真相,讓政治淩駕於專業是民進黨當局最大的敗筆。
當前,臺灣疫情形勢嚴峻。《聯合報》發表社論稱臺灣防疫關鍵在疫苗,只有達到足夠的疫苗覆蓋率才能放心真正解封,否則“微解封”只是治標不治本。我們希望民進黨當局能夠早日放下政治偏見,少點推卸甩鍋,早日讓島內民眾接種上疫苗才是正途。(文/郭大路)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