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楠:論“大灣區+”共贏發展與和平統一
【兩岸快評第122期】
廣東省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研究員張平楠。(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8月3日訊 (記者 李傑))第二十八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7月31日在南寧召開。廣東省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研究員張平楠在會上發言時總結了“大灣區+”共贏發展經驗,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推動和平統一的積極建議。
張平楠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共贏發展的新實踐,可為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推進和平統一事業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大灣區+”經濟社會共贏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以及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最大特色是一國、兩制、三種貨幣、三個關稅區域和三種法律體系。規劃2020年將完成大灣區基礎設施,2022年基本完成三地市場規則對接,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地理空間和行政區域協同,通過消除阻礙影響要素流動的因素,打破人口流動及分工的制度障礙和行政區域壁壘,實現跨制度的共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帶動區域經濟整體發展,促進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共用、産業分工協作、市場統一、環境和人口資源整合。粵港澳大灣區也是臺灣優勢産業、人才大展身手的舞臺,併為臺灣優質産品提供廣闊市場,在深化兩岸共贏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以澳門為例,澳門成為實踐“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長期以來,澳門與內地各界聯繫密切,民間社團往來頻繁,共贏發展程度較高,“一國兩制”事業發展順利。澳門回歸後,每人平均GDP是全世界最高地區之一,經濟增長速度是全世界最快地區之一。經濟、就業、社會、教育、每人平均壽命等方面均有巨大進步。
由此可以得到啟示,只要區域共贏發展程度高,不同制度上的藩籬總能迎刃而解。中國大陸與澳門對“一國兩制”的區域治理探索了新模式,也取得了新經驗,值得進一步挖掘和推廣。
相對而言,香港及臺灣出現的某些政治不認同、甚至“港獨”或“臺獨”現象,均與長期以來未能如願深化其與內地的共贏發展有直接關係,更何況,在如何深化由共贏發展走向和平統一問題上,還要經歷一個不斷克服困難排除干擾、落實落細、日臻成熟水到渠成的過程。
“廣東經驗”與“臺灣模式”有機結合促進共贏發展與和平統一
廣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擔負重要使命,全力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科技創新強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戰略,對臺灣地區具有磁吸作用。
張平楠建議。要在不斷完善“中國特色”和“廣東經驗”基礎上,研究總結“臺灣模式”。“一國兩制臺灣模式”,不是和平維持分治現狀的定制化,而是和平統一方向明確化。
新時代兩岸和平統一的路徑,必需通過密切的經濟、文化、社會、政治交流,各方力量在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銳實力的綜合作用下達成共識,最終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在“大灣區+”土地上的臺灣同胞,與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一樣,愛拼善贏。在中國特色道路上,“廣東經驗”與“臺灣模式”相結合,構建出新時代共贏發展理論與實踐,這將極大地調動兩岸中國人聰明才智、堅持新發展理念創造性和積極性,促進和平統一的早日到來。
鋻於“大灣區+”地區血緣相通、人緣相親、文緣相連、地緣相近、商緣相生、法緣相承,建議先行先試,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為兩岸條件相當地區探索新路、創造經驗。
張平楠建議大陸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化CEPA、擴大對外開放及外置獎勵措施時,將臺灣納入特殊管理,推動臺資企業在粵穩定發展;以共贏發展與和平統一為原則,與認同“九二共識”的臺灣縣市開展赴臺觀光、農漁産品採購等各領域的合作,輔導兩岸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從民間的行業協會、區域的城市合作等低層級、單行業的合作協議開始推動,不斷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
在“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等相關經濟合作中促進共贏發展與和平統一
兩岸民心融合,離不開周邊以及國際經濟大環境。張平楠建議,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自貿區、“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兩岸共贏發展因素,加強兩岸同胞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共贏,拓展經貿合作手足情和朋友圈,拓展兩岸海外同胞利益共同體。共同開闢“一帶一路”市場,將“兩岸一家親”共贏發展之花開遍世界,進而讓“共圓中國夢”情結在臺灣社會各界引起共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