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網友利用Google地圖,不斷更新各地受災情況,並用不同符號標注泥石流、洪水、塌橋、受困地區等資訊。(網路資料圖)
在“八八水災”重創臺灣的萬般慌亂中,臺灣網路大軍自發性的串聯、整合,提供實時、動態的災情資訊,稍解民眾在災難混亂中的集體焦慮感。他們駕馭網路的數字能力,遠遠超出號稱e化的臺當局;甚至受邀進駐臺當局及部分縣市的災害應變中心,協助架設資訊平臺。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這群“電子數字公民”的精彩表現,堪稱這次風災悲情中令人感動的新力量。
社論説,在莫拉克暴雨成災後,中樞失能,沒人知道當局在做什麼、災情如何、需求若干,故而受災者焦慮,旁觀者心痛。幸好還有網路,網友立即動員,網路上快速出現各種災情整合通報的網站。
這些工具多半是由舊時代走來的高官不熟悉的:包括以推特(twitter)為基礎架構的“莫拉克災情網絡中心”、以google map為底加上各方通報以標示各地災情的“莫拉克颱風災情地圖”、整理噗浪(Plurk)資訊的“莫拉克颱風災情支援”,媒合各式資源與人力供需。其中,由多位著名部落格組成的臺灣數字文化協會進駐官方災變中心支援,並於日前結束任務,彌補救災體系中失落的環節,為“網路公民”力量的展現做了示範。
回顧10年前臺灣的“九二一”地震,當時的數字環境與今日有天壤之別。那時google才草創一年,Youtube不存在,既沒有facebook,也沒有推特、噗浪。媒體攝影機到不了的災區幾乎被社會遺忘。如今,行動上網隨處可見,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拍照、收發訊息,人人都是“公民記者”;微網志和社交媒體的凝聚力,在重大社會事件中頃刻間轉化成網民集體任務的動員令。
在八八水災中,原住民部落受災范園廣袤,加上路斷泥阻,傳統媒體派出的報道人力早已無法有效覆蓋所有受災區域,造成許多資訊死角。但是,傳統媒體做不到的,網路可以;許多“災民記者”為受難部落建立了網路圖像。
社論指出,救災好比作戰,充足而實時的資訊是救災決策的依據,更是降低社會集體焦慮的重要工具;但在提供實時、動態資訊的任務上,當局似已棄守,難怪網友感嘆“好險我們活在Web 2.0時代裏”,因為無法趕回老家的人民“可以直接從網友的串聯與回報,看看家裏附近的水退了沒”,然後在睡覺前再望一眼“莫拉克颱風災情地圖”,期待地圖上那些標在各災點的小圖像,代表緊急的驚嘆號、物資缺乏的紅色“餓”字能在天亮之後消失。
當然,我們無意誇大網路效能成萬能工具。在匿名的網路世界裏,本就有極端意見容易被放大、謠言一再複製、流傳的負面特性,網路也常是白目網友的“秀場”。但是,當社會危機觸動網民的同理心,只要有人在正確的方向上,以專業技術引導網路資訊的流向,將是一股無法忽視的新動能。“噗友”、“推友”不只是利用網路道早安、發牢騷的旁觀者,也可以是以資訊專長投入重建的資訊志工,並且形成公共論壇,不斷接力挖掘災難真相,和政治勢力相抗衡。
社論最後説,執政者必須體認,在推特、噗浪盛行的時代,e世代公民有“立即對話、立即響應”的需求和焦慮;但宣稱要“在網路海灘上,築起對話營火”的治理者仍依著上世紀的節拍行事,離“微網志時代數位公民”的政治期待,還差得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