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專版刊文:人民軍隊為何雷鋒多

時間:2015-06-10 17:42   來源:解放軍報

  習主席提出“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從理想抱負、素質本領、精神特質和道德情操四個維度,立體勾畫出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樣子。這一樣子,既體現了強軍事業對當代革命軍人的素質要求,又凝結著人民軍隊歷代優秀軍人的樣子——雷鋒就是這其中的典型代表,雷鋒形象與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具有深層次的契合點。

  50多年來,在雷鋒精神的影響下,人民軍隊涌現出一大批雷鋒式的先進典型。雷鋒的生命在他們身上延續,雷鋒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延伸。這一列隊走來的“雷鋒方陣”,使得“人民軍隊雷鋒多”成為我軍特有的、別具一格的文化現象。這一文化現象生動反映著我軍的性質和宗旨,緊緊連著我軍的歷史傳統,深刻體現著我軍的鮮明形象。

  多年前一位作家曾將雷鋒譽為“我們時代的真正新人”。這句話到現在仍不過時,雷鋒精神具有永恒性。我們培養新一代革命軍人,應該在推進強軍文化建設中積極傳承雷鋒文化,努力弘揚雷鋒精神,讓更多官兵在雷鋒精神的滋養和感召下,努力成長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不斷續寫“人民軍隊雷鋒多”的動人篇章。

  ——編 者

  1、先進軍事文化鑄造出“戰火金剛”,這是人們深信不疑的;但軍事文化也同樣培育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道德榜樣”,這確實值得探究

  2000年,國防大學。

  這是美國來訪軍官和我軍指揮員的一次交流。當對方得知大校學員宋若波曾是“雷鋒班”第11任班長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美軍擁有世界一流的裝備,如果也擁有雷鋒精神,那是否就可以認為將所向無敵?

  宋若波沒有正面回答這一問題,但他以無比堅定的口吻説:雷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驕傲,他的精神影響全人類。

  時隔14年,宋若波依然清楚地記得這次提問,他經常在想:我們的對手記住上甘嶺,記住黃繼光,那是合乎邏輯的,為什麼他們敬重一個沒在上甘嶺打過仗的普通士兵——雷鋒?

  曾任四川省宜賓市副市長的馬平傳遞了這樣一個答案:“1993年,我應美國政府新聞總署邀請,以國際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考察採訪。在美國國防部一位官員的辦公室裏看到雷鋒的照片,感到很親切。當時,我問這位美國官員,這裡怎麼會有雷鋒的畫像。這位官員告訴我,‘雷鋒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人,我崇拜他的犧牲精神。作為軍人,無論中國軍人、美國軍人,都應該具備軍人特有的犧牲精神,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

  人民解放軍的行列裏,英雄的畫像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戰火中化為金剛的戰鬥英雄。堵槍眼、炸碉堡,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人民軍隊因戰鬥英雄而驕傲。一類是在平凡崗位上為民造福的道德榜樣。攔驚馬、救群眾,幫孤寡、扶弱貧,愛送人間,人民軍隊因道德榜樣而自豪。

  先進軍事文化鑄造出“戰火金剛”,這是人們深信不疑的;但軍事文化也同樣培育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道德榜樣”,這確實值得探究。

  “戰火金剛”與“道德榜樣”融為一體,這在舊軍隊是不可想像的,而人民軍隊卻讓它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為,在人民軍隊的旗幟下,這兩者的靈魂有著同樣的胎記。

  帶著對英雄崇拜情結踏入部隊的雷鋒,最初的人生目標是成為黃繼光那樣的英雄。

  讓我們把鏡頭回放到1960年的1月7日晚上。距新兵營開拔前8小時才穿上軍裝的雷鋒,對著鏡子又唱又跳,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他激動萬分地説:“萬分感謝黨和首長,我多年的理想實現了,我當不上黃繼光式的戰士就不回遼陽。”他在參軍後的頭一本日記首頁,貼上了黃繼光的畫像。工工整整地寫下了自己的誓言:英雄的戰士黃繼光,我永遠向您學習!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是入火海、進刀山,我甘心情願!

  從奴役鞭打中翻身解放的雷鋒,自小就想參加解放軍,扛槍打仗。16歲那年,他在小學畢業典禮上,揮著拳頭表達了這樣的心願:“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參軍做個好戰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祖國。”

  而機會並不如理想所願。鄉政府通信員、縣政府公務員、農場拖拉機手、鞍鋼推土機手,雷鋒直到20歲那年才實現了走入部隊的理想。伴隨他進入軍營的日記裏已記住了這些英雄的名字:方志敏、趙一曼、王若飛、劉胡蘭、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安業民、向秀麗、孟泰、保爾柯察金、卓婭、舒拉……這是一幅英雄長卷,英雄文化的滋潤讓這位有血性的年輕人一直懷揣英雄夢。

  雖然歷史沒有給雷鋒提供堵槍眼炸碉堡的機會,但他以一顆感恩之心回報使他獲得新生的黨和新中國。他用滴滴泥沙壘成道德高山,用22歲的生命回答了“為誰活著,怎樣做人”的人生答卷。他在生前就獲得了黨和人民極大的信任,被授予瀋陽軍區“模範共青團員”,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瀋陽軍區和遼寧人民開展了向他學習的活動,數萬人聽過他的事跡報告,受到深深的感染。

  半個多世紀後,深愛他的人們用124個字為他立傳——

  雷鋒,湖南望城人氏。曰先鋒戰士,亦普通一兵。幼孤少貧,知恩圖報。勤學奮讀,敬業愛崗。崇義厚德,克己奉公。先人後己,樂善好施。留百篇日記,寫廿二人生。甘當“傻子”以懷民,善莫大焉;願做螺釘而濟世,情何深也。論曰:人生有限,平凡蘊偉大;服務無限,高尚蹈樸廉。偉哉!雷鋒事跡,淵涵核心價值;雷鋒精神,永領時代新風。

  他沒有上過戰場,沒有榮立過戰功,卻成為中華民族的道德英雄;他沒有高大威猛的身軀,只有1.54米的個子,卻成為人民軍隊的排頭兵;他離開我們50多年了,而嚮往和追隨他精神的人們卻越來越多,雷鋒志願者隊伍浩浩蕩蕩。

  這就是我們年輕的朋友雷鋒,一個永遠不會消失的名字,一個崇高品德的文化代碼。

  2、這樣的人民軍隊必定受人民擁護,也必然是産生和培育雷鋒這樣偉大士兵的沃土

  當年,毛委員背著糧食,朱德軍長挑著糧擔,走在井岡山道時,不知他們是否預見,這個軍隊裏將來會走出雷鋒這樣一個士兵?然而,我們深深知道,建立新型人民軍隊,培養新型革命軍人是“朱毛紅軍”的理想,而雷鋒也必然産生在這片沃土上。

  中國軍隊的歷史悠長,但多是“天子”“皇家”“朕”的軍隊。在歷史上一些久負盛名的軍隊也以“家”和域名相稱,如“楊家將”“岳家軍”“戚家軍”“湘軍”“淮軍”等等。只有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軍隊,才開天闢地地把自己稱作人民的軍隊。

  曾經跟隨毛澤東上井岡山的陳士榘上將回憶道:“當時我們的旗號,雖然已經改為工農革命軍,打的是五角星加鐮刀斧頭的紅旗,但部隊的服裝樣式與舊軍隊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舊軍隊留給老百姓最深刻的印像是抓夫、派差、拿東西不給錢,動不動打人、罵人。老百姓見到‘丘八’就要‘跑反’。我們雖是工農革命的軍隊,但由於部隊成員大部分是從舊軍隊來的,舊的習氣還沒清除,新的紀律還沒建立,因此侵犯群眾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不利軍民團結。”他還説:“毛委員在上井岡山時,宣佈了三項紀律: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第三,打土豪要歸公。我們班有人曾在行軍休息的時候,到老百姓地裏拾過一個露在地面的紅薯。經毛委員這一宣佈和解釋,我才明確的認識到這是違反紀律的行為。1928年初,毛委員又在遂川城裏把部隊集合起來,宣佈了六項注意。1929年春,毛委員根據群眾的反映,把‘六項注意’改為‘八項注意’。後來又增添為‘十項注意’,最後又將大便找廁所等兩項刪掉,變為‘八項注意’,項目便固定下來。從此完全改變了我軍同群眾的關係。”

  毛澤東在總結井岡山鬥爭時指出:“紅軍士兵大部分是由雇傭軍隊來的,但一到紅軍即變了性質。首先是紅軍廢除了雇傭制,使士兵感覺不是為他人打仗,而是為自己為人民打仗。”

  1929年,在閩南古田,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紅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這次會議徹底肅清了舊軍隊對紅軍的影響,使整個紅軍從此成為真正的人民軍隊。

  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代表全黨又一次宣佈:“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宗旨。”

  這就是人民軍隊制勝的根本原因!凡是步入這個隊伍的每一個成員,無論你是貧苦百姓還是當過舊軍官,你都必須把人民當做父母,為人民利益而戰。

  1958年8月1日,朱德在大型叢書《星火燎原》的序文中,充滿深情地寫道:“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地主、資本家是不允許人民有軍隊的,所以人民解放軍一誕生,反動軍隊就天天打,天天圍攻。但是這支軍隊有了共産黨領導,有了無産階級的政治挂帥,有了人民的擁護,她不僅沒有被消滅,而且越打越大,越戰越強,終於曆盡千辛萬苦,取得了全國的勝利。”

  這樣的人民軍隊必定受人民擁護,也必然是産生和培育雷鋒這樣偉大士兵的沃土。歸根結底,人民軍隊性質和宗旨是雷鋒精神的源頭。

  雷鋒出現的時代,是新生的共和國在一窮二白基礎上搞建設、需要普通勞動者“平凡而有為”的時代;是執政的共産黨面臨著嚴重的自然災害及敵對勢力的打壓封鎖、保證“黨和國家不變色”的時代;是千千萬萬的翻身得解放者期盼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構建“共和國精神大廈”的時代。而雷鋒對信仰的執著堅守,對黨的忠誠熱愛,對國家集體的無私奉獻,對人民的大愛情懷,對工作的誠敬守信,以及他那膾炙人口的哲理名言,無疑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好的答卷。

  1963年,毛澤東應《中國青年》雜誌的請求,親筆題寫了“向雷鋒同志學習”7個大字。他對秘書林克強調説:“學習他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從1963年到1965年,毛澤東曾先後6次講雷鋒,2次觀看電影和話劇《雷鋒》。他倡導“學他的好思想、好作風、好品德”“學習他長期一貫地做好事,而不做壞事”;要求“學雷鋒講求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強調“領導幹部也要帶頭學,才能形成好風氣”;讚賞“此人懂得一點哲學”,明確表示“向雷鋒學習,也包括我自己”。一位領袖對一位士兵如此鍾愛,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而毛澤東“我也要向雷鋒學習”的內心表白,更體現了雷鋒的精神品質在領袖心中的地位。

  3、“後雷鋒”時代的種子效應

  雷鋒的名字,由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而傳遍了神州大地。此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一批偉人名人,紛紛為雷鋒題詞。50多年來,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給雷鋒題詞19次,成為學雷鋒活動的強大推動力。

  著名詩人賀敬之在《雷鋒之歌》中這樣寫道:“1963年的春天,使我們如此地激動!歷史在回答:人,應該怎樣生?路,應該怎樣行?”總政治部和共青團中央在軍事博物館舉辦的雷鋒事跡展覽,不到一個月就迎來了80多萬人次,留言2.2萬條。刊登雷鋒事跡的《中國青年》雜誌發行800萬份仍然供不應求,一個炊事員只好從別人手裏借一本手抄下來。周總理看到了這個手抄本,稱讚他的學習精神,連聲説道“擴大發行”。

  雷鋒的出現,使億萬人民從這個普通士兵身上尋找著“為誰活著,怎樣做人”的人生答案。年輕的一代,從雷鋒平凡而偉大的人生路程中,懂得了:即使不能像董存瑞、黃繼光那樣成為英雄,也同樣可以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而廣大老百姓從雷鋒同志春天般的溫暖中感受到了做好事、樹新風的快樂。由此,一個新詞語出現了:“學雷鋒做好事”。這6個字流傳50多年,經久不衰,如今已成為最具標誌的雷鋒文化符號。

  雷鋒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和平時期人民軍隊的形象,使人民群眾在對解放軍的觀察認識中加大了道德的元素。軍事文化中亮麗的“雷鋒文化”命題應時而生,而運用雷鋒精神推動部隊建設,提高戰鬥力,也成為各級指揮員的自覺行動。一個“後雷鋒”時代出現了。

  一批雷鋒歌曲、影視作品的廣泛傳播感染了數以萬計的人。《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由軍隊創作的悅耳動聽的歌曲,至今還唱響在全軍和全國大中小學的校園裏。雷鋒故事、雷鋒日記是每個士兵必讀教材。“學雷鋒見行動,爭做雷鋒式的好戰士”,成為軍人的前進目標。濃厚的雷鋒文化氛圍,成為雷鋒傳人成長的土壤。

  “一個雷鋒倒下去,千萬個雷鋒站起來”。自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一個個雷鋒式的先進人物,成為解放軍英雄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見義勇為、捨己保護鐵路的愛民模範歐陽海,在抗洪搶險中英勇獻身的優秀共青團員謝臣,頭部受傷依然堅持作戰的海軍戰士麥賢得,為保護群眾捨身撲向意外爆炸點的戰士王傑,為搶救6名少年攔截驚馬而英勇犧牲的劉英俊,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雷鋒”。劉英俊在日記中寫道,“雷鋒啊,我的戰友!你的生命,在我身上延續;你的熱血,在我身上沸騰”。

  劉英俊犧牲之後,這支部隊從鞍山迎來了一位年輕的新戰士,他以雷鋒、劉英俊為榜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善行人生,積丘成山,在雷鋒犧牲50年後成為人們交口稱讚的“當代雷鋒”。他叫郭明義,如今跟著他學雷鋒的團隊成員已達30多萬人。當年的學雷鋒活動中,另一個積極分子叫孫茂芳,走上北京軍區總醫院副政委的崗位後,依然把學雷鋒當作自己的自覺行動,將孤寡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做過的好事多得數不清,在72歲那年被國家樹為2014年度的“當代雷鋒”。人們習慣於對這個一輩子學雷鋒的老幹部稱之為“老雷”,而忽略其本名“孫茂芳”。一位外國朋友問道:“你為何姓雷,學雷鋒又有什麼好處?”他回答:“學雷鋒有德,德高壽長。”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儘管社會思潮紛雜,價值觀念多元,但雷鋒文化形成的影響力,使學雷鋒活動在軍營持續發展。全軍先後涌現出140多名“學雷鋒標兵”。朱伯儒、黃祖示、劉德全、李潤虎等學雷鋒“對崇高的堅持”,感染了社會;張子祥“幫傻子、撫孤寡”,使外國記者將雷鋒比作“東方的耶穌”;累死在汶川抗震救災現場的軍校學員、鋼鐵戰士武文斌,使人們重新認識了80後新生代,他們和雷鋒一樣仍是可愛的人。

  雷鋒生前所在團20000多名復轉官兵,“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把雷鋒精神種子播撒四方。以雷鋒戰友、第九任團長宋清梅為代表的560名戰友,在離開雷鋒的日子裏,矢志不移學雷鋒。在家鄉鄧州成立“編外雷鋒團”,被中宣部評為“時代楷模”。

  自2007年至2013年國家已經開展的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李素芝、孟祥斌、邰忠利、何祥美等23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趙渭忠、向南林、彭燕、何敏等41人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在中國歷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像雷鋒那樣能夠引起全國全軍向他學習的持續熱潮。雷鋒精神的弘揚,雷鋒文化的傳播,使人民軍隊成為培育雷鋒傳人最有成效的集體。

  4、習主席關於雷鋒的論述告訴我們什麼

  從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間,習主席曾經多次在不同的場合發表與雷鋒相關的論述。

  2013年3月6日,習主席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

  2013年5月4日,習主席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願服務……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

  2014年3月4日,習主席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中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2014年3月11日,習主席接見部分軍隊基層人大代表時指出,“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我們要從娃娃抓起,讓雷鋒精神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世世代代弘揚下去”,勉勵雷鋒生前所在團所有官兵,“做雷鋒精神的‘種子’,使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上得到廣泛傳播”。

  2014年3月17日,習主席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短暫鑄就了永恒,焦裕祿精神是這樣,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都是這樣”。

  習主席對雷鋒的系列論述,告訴我們什麼?

  黨的十八大關於“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常態化”的決定,將推動學雷鋒活動更加廣泛地融入社會發展進步之中。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學雷鋒活動,將在“依法治國”的大戰略下科學地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的“中國路徑”。“從娃娃抓起”,將雷鋒文化引進校園鄉村,是百年大計,也是強基固本之舉。青年要“帶頭學雷鋒”“工人階級應該為全社會學雷鋒、樹新風做出榜樣”,著眼的則是決定中國未來的最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兩大群體。特別是習主席勉勵雷鋒生前所在團官兵“做雷鋒精神的‘種子’”,這既是對雷鋒生前所在團官兵提出的要求,也是對全軍指戰員的殷殷囑託。

  令人欣喜的是,習主席的這些重要論述如春雨潤物,正在轉化為全社會學習雷鋒的實際行動。

  5、學習雷鋒首先要捍衛雷鋒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這一指示精神是對解決軍隊建設重大現實問題的時代回應。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是新一代革命軍人形象的“標準照”。雷鋒形象與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形象有著深層次的契合點,大力開展學雷鋒活動是培養新一代革命軍人的重要途徑。

  然而,近些年在中國的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論壇上,一些職業抹黑中國道德偶像的微信公共賬號、微博賬號、論壇水軍鋪天蓋地,幾乎沒有一個中國的正面偶像可以逃過他們的抹黑,抹黑雷鋒的現象也屢屢發生。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複雜形勢和政治安全領域面臨的挑戰,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優秀的軍事文化是滋潤新一代革命軍人成長的沃土,英雄就是這些沃土上傲立的青松。敵對勢力企圖把我們崇拜的古今中外的那些在戰火中融為金剛的英雄醜化,把那些在和平時期以雷鋒為代表的道德榜樣抹黑,把英雄之林徹底摧毀,這片沃土就將變成荒原。這就是敵對勢力對我們文化冷戰的險惡用心。

  2015年3月5日,在紀念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52週年的日子裏,“播撒雷鋒精神的種子——雷鋒生前所在團學雷鋒主題攝影展”在軍事博物館開幕。這一天,《雷鋒》雜誌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創辦的好消息也傳到了會場。看到放大了的《雷鋒》雜誌封面大樣,一位軍隊政治工作的老領導落下了熱淚,他説:“雷鋒是從人民軍隊走向全國的,學雷鋒走在社會前列是軍隊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和人民對軍隊的政治要求,只有這樣人民群眾才能更關心、理解、信任我們這支軍隊。”老領導言辭懇切,欣然指揮大家在展板前唱起了“學習雷鋒好榜樣”。

  近年來,我在軍地以雷鋒為主題的講課已經有150多場。我每次講課,都會打出這麼三幅畫面,第一幅是在歷史的天空上閃爍的“中華星”,畫面由一個一個古今中外的英雄組成;第二幅是全黑的畫面,在視頻的“噠噠”聲中,出現了這樣一排字:如果我們敬仰的中華星在天空中消失,我們的精神世界將會是一片黑暗;第三幅是在鮮紅的畫面上,兩排警句奪目而出:欲亡其國必滅其史,詆毀英雄抽掉的是國魂。

  歷史、現實和未來都會證明,今天我們捍衛雷鋒和英雄們,必然使我們的國家和軍隊雷鋒輩出、英雄輩出。(陶克)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