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跨越—2015 朱日和A”:“滿血復活”的“陣亡者”
朱日和今年大旱,已經很長時間沒下雨。部隊進攻發起前,卻整整下了一天的雨,把演習場弄得泥濘不堪。
5日1時,雨停,風仍有5到6級。散佈在夜色中的紅軍——陸軍第1集團軍某步兵旅,在黑暗中安靜地收攏部隊,準備向藍軍前沿陣地開進。
“跨越—2015 朱日和A”演習于5日淩晨進入實兵對抗階段。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實兵對抗規則有了重大改動:由過去單一回合的陣地攻防,變為“開進展開、陣地攻防、城市要點奪控”三個回合。
為滿足三個回合對抗需要,朱日和訓練基地的模擬交戰系統增加到了前所未有的9600多套,除單兵模擬交戰系統外,坦克裝甲車輛、火炮和陸航直升機等武器平臺也加裝或升級了模擬對抗系統。
夜色中,參演的紅軍按作戰計劃,成三路縱隊向前開進。在他們前方約20公里處,以“草原之狼”自居的藍軍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作為這片草原的主人,藍軍旅長滿廣志信心十足。上任不久的滿廣志是全軍的優秀資訊化指揮員,他率領的藍軍兵強馬壯,又是本土作戰,熟悉這裡的每一道溝壑。
朱日和的夏天,淩晨4時天已大亮。紅軍三路縱隊先後接“敵”,第一回合交戰打響。開進中的紅軍完全暴露在無遮無攔的大草原上,冒著猛烈的炮火為後續部隊開闢通道。
“傷亡”比想像中來得更快、更猛烈。1個多小時的時間,紅軍戰損就達到13%,“陣亡”人數超過600人。
演習副總導演、軍事專家楊寶有説,“傷亡”這麼大不是説部隊不能打,而是因為導演部去掉了“空地火力打擊毀傷敵有效防禦”的前提,需要紅藍雙方去“硬碰硬”。紅軍面對藍軍堅固完整的防禦體系,只能依靠現有兵力去啃硬骨頭,顯然就是故意給紅軍出難題。
“對於進攻方來説,難度是顯而易見的。對旅長指揮控制部隊,統籌運用火力的要求非常高。”楊寶有説。
戰鬥進行兩個多小時後,紅軍右翼攻擊群終於以破障工兵幾乎全體“陣亡”為代價,艱難地打通了400米通道,戰損率達到40%以上,場面顯得有些悲壯。
而在中路和左翼,紅軍仍然遭到頑強阻擊,進展緩慢。一群群“陣亡”官兵摘下頭盔,退出了戰鬥。第一回合接近尾聲。
“按理説,這麼大的傷亡,這支部隊已經不再具備繼續進攻的能力。”楊寶有解釋説,但“跨越—2015 朱日和”系列軍演是檢驗性演習,目的是提升參演部隊的實戰能力,要的是讓參演部隊經歷戰鬥全過程。就這樣退出戰鬥,顯然不符合導演部的意圖,演習的效果便大打折扣。
於是在新的規則中規定,第一回合結束以後,演習暫停,導演部將對抗雙方的兵力配置恢復到各自的70%,轉入第二回合:陣地攻防——這一點與電腦對抗遊戲中的“滿血復活”有些相似。
一部分“陣亡”官兵又重新戴上頭盔,加入戰鬥。“這對部隊提升戰鬥力的幫助非常大,不僅是指揮員的指揮能力,那些‘犧牲’的戰士重新端起槍的感悟都不一樣。”楊寶有説。
接下來的第二、三回合只會比開進階段更加殘酷。“跨越—2015 朱日和A”本身就是一場處處“刁難”紅軍的演習。
陣地攻防回合,這支紅軍幾乎是用血拼的方式,將剩餘的70%兵力全線壓上,向藍軍發起總攻。在導演部的態勢圖上,雙方戰損節節攀高,幾乎到了無兵可用的境地。
導演部再次叫了暫停,為轉入第三回合城市要點奪控做準備。“這就是我們經常説的不重輸贏重檢驗。”楊寶有説,目的是為了部隊在實戰化條件下用好戰法創新成果,提高指揮能力。
按照解放軍總參謀部的方案,三回合的實兵對抗方式,將成為探索規範基地化練兵路子的一項重要方法,與千分制檢驗評估方法結合起來,在“跨越—2015 朱日和”系列演習中進行試點應用。
而對於在陣地攻防中“陣亡”的官兵來説,他們也許還會再次“重生”,在“城市要點奪控”環節中接受第三次洗禮。(黎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