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綵排中列隊行進。
新華社發
在訓練場上合訓時,外軍士兵與中國士兵合影。
儀仗隊供圖
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將參加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紅場閱兵式。在此前的綵排中,儀仗隊精彩亮相,贏得頗高人氣,來自多國的粉絲隨之暴漲。日前,本報記者深入到離紅場100多公里的駐地,對訓練官兵進行了獨家採訪。
訓練要求——
流汗流血不流淚
長3.33米、重7.6斤的玻璃鋼旗桿是整個方隊最明顯“地標”。作為整個方隊的靈魂,手持國旗的掌旗手也是方隊的旗幟和方向,在行進中要保持國旗平穩前行,不能有半點誤差,地面凹凸不平的莫斯科紅場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國旗手張洪傑告訴記者,為保持旗桿不晃並避免旗纏在旗桿上,他往旗桿裏面填上綁腿沙袋裏的鐵砂,但第一次舉著這個30多斤重的“定海神針”走了30米,就再也邁不動步子了。儘管四肢異常酸痛,張洪傑還是不斷自加壓力,目前已能夠完成通過紅場的250米。儀仗隊大隊長李本濤提到,張洪傑今年已35歲,在平均年齡只有20歲的方陣中是絕對的“老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紅場閱兵不走正步時,張洪傑也是手握國旗,而同去參閱的其他國旗手都是將旗桿插在專用腰帶中,相對輕鬆閒適得多。
不僅是國旗手,其他所有方隊成員也都有著過人的“吃苦”能力。方隊官兵4月25日晚抵達莫斯科,第二天早上就投入訓練。每次出去演練來回都是12個小時,淩晨3點走下午3點回,或者是下午3點走淩晨3點回,休息時間也不忘抓緊訓練,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在他們下榻的療養院沒有專門訓練場地,小路只能容納6個人,而隊列每排8個人,因此只能變成4個人一排。其他國家的儀仗隊看到這個場景都敬佩不已。
“看起來走得齊就需要長年累月的磨合”,李本濤深有感慨地説。據他説,剛來的時候,有個士兵穿上新馬靴訓練,腿踢得有點不符合要求。收操後李本濤搜尋原因,結果士兵襪子一脫把皮都撕下來了,看著著實令人心疼。但這個戰士還是不肯休息,用紗布把傷口包起來,並在馬靴裏墊塑膠袋來減輕摩擦。“中國軍隊訓練要求‘流汗流血不流淚’,儀仗隊作為軍中標桿,更是如此”,李本濤説。
預案在先——
展現中國軍人風貌
中國儀仗隊此次成建制地走出國門參加大型活動,背後的準備和保障工作也事無巨細。早在4月,工作組就到莫斯科參加了準備會議,還到馬爾菲諾軍事療養院、阿拉比諾訓練場、紅場等地細緻考察,為各種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很多預案。
為了防備戰士吃不慣俄方提供的飲食,大隊給每位戰士都準備了速食麵、榨菜和巧克力等。為了防止槍支丟失和損壞,儀仗隊裝備了符合航空標準的槍箱,這樣的箱子既抗摔又很難打開。大隊還讓戰士們出國前都學習了“你好”“謝謝”等基本的俄語禮貌用語。
紅場凹凸不平且打滑的石頭地面給儀仗隊造成了許多困難,實際的訓練中意外情況也經常出現。但儀仗隊有預案在先,因而能將損失控制到最低限度,最大程度地展現中國軍人精神面貌。用李本濤的話説就是,“實踐證明預案就是制勝秘笈”。
傳播友誼——
《喀秋莎》一曲抵萬金
實際上,在閱兵式總綵排之前,中國方隊的風采正是通過外軍士兵和當地民眾隨手拍攝的照片和視頻逐步傳播開來的。儀仗隊此前做了一系列準備,結下與其他國家士兵的友誼。《喀秋莎》就是中國士兵攜帶的第一件“秘密武器”。
李本濤告訴記者,在國內他們邀請了曾留學俄羅斯的專業音樂老師教給大家一段俄語版的《喀秋莎》和一段中文版的《喀秋莎》,用這樣的方式來體現出兩國軍民的友好。果然,中國方隊唱著《喀秋莎》在訓練場亮相的那一刻,所有俄軍方隊一致熱烈鼓掌,還跟著齊聲高唱。“當時我自己的心情也特別澎湃,也是含著淚激動地往前走,隨時都能感受到俄羅斯人民對中國滿滿的愛”。李本濤還向記者透露,除了一曲抵萬金的《喀秋莎》,官兵們也像在國內一樣每天演唱《正步雄風》《強軍戰歌》等中國軍旅歌曲,用音樂傳達出的中國元素深受外軍喜歡。
儀仗隊的每位戰士都深知,走出國門,就成了中國形象的代表,對自己每個細節的要求都十分嚴格。雖然有時深夜訓練歸來實在沒有胃口,但出於對工作人員的尊重,戰士們都做到決不剩飯。雖然不需要自己刷盤子,中國戰士還是把用完的食具分類擺好,減輕工作人員負擔。與印度、蒙古國、塞爾維亞軍人住在一起的十幾天裏,中國戰士贏得了他們的尊重。看到中國戰士的精彩表現,同住的外軍方隊指揮官紛紛表示要向中國官兵學習。
記者注意到,中國戰士們每人都隨身帶了一些中國結、風油精等特色小禮品贈予友軍士兵。李本濤説:“現在塞爾維亞和蒙古國的指揮官每次見到我都豎大拇指,有時候還兩隻手豎大拇指。”
(本報莫斯科5月8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09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