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3日報道稱,就在美國調查人員仔細調查兩起太空事故的殘骸之際,隨著一艘繞月飛行了8天的無人飛船返回地面,中國的太空項目又向前邁進了一小步。
中國向太空的“長征”沿襲了一條十分成熟的發展道路。該軌道飛行器的回收再現了美國和前蘇聯40多年前取得的成就。但對中國的登月計劃來説,這依然是一種十分必要的技術。
儘管中國的這一進展無論在科學上還是在技術上都不具突破性——印度曾在今年9月將一顆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它還是加深了美國政府對美國正失去太空領域領先地位的擔憂。在美國退役本國所有太空梭之後,它現在只能依賴俄羅斯將其宇航員送至國際空間站。
11月1日,新華社在上述無人飛船返回後報道稱,儘管中國無意參與任何太空競賽,但在太空計劃上很少有國家能與中國競爭。
2013年3月,美國國會曾制定相關法律,禁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與中國開展任何合作,此舉為兩國間的科技合作投下陰影。
一年前,一名耶魯大學的中國學者被禁止參加一個有關太陽系外行星的學術會議,原因是該會議是在屬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的一棟大樓內召開。這一事件招致了美國科學家的憤慨。
中國曾在2003年將“太空人”送入繞地軌道,去年則實現了與在軌空間實驗室的對接。中國計劃在2017年通過無人飛船採集月面樣品,並在2025年左右實現航太員登月。
就在上周,美國打造民營太空産業的企圖遭遇了挫折。10月31日,維珍銀河的“太空船2號”在一次飛行測試中發生爆炸,2名飛行員一死一傷。該飛船將從明年3月開始攜帶遊客進入太空中高度較低的範圍。
而就在10月28日,美國一枚攜帶物資飛往空間站的私人運營火箭在發射後不久墜毀。
中國的太空計劃也有自己的問題。今年1月,“玉兔號”月球車登陸月球,卻因遭遇故障而無法在進入月夜休眠之前完全遮蔽其監控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