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戒除新兵手機依賴症防範泄密

時間:2014-10-13 09:03   來源:解放軍報

  夏末秋初,又一批新戰友頂著“數位達人”“網路高手”“拇指一族”等“頭銜”來到軍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面對資訊時代的種種挑戰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面對部隊資訊安全保密法規卻屢屢遭遇“水土不服”,給部隊安全保密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

  陸軍第39集團軍某旅積極適應資訊網路時代和新兵性格特點,認真搜尋矛盾問題、探索特點規律、研究對策舉措,因勢利導將新兵保密教育工作推向精細化,切實打好新形勢下保密工作主動仗——

  1 一對一談心戒除“手機依賴症”

  陸軍第39集團軍某旅新兵一連戰士徐剛入伍前是典型的“微信控”,喜歡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實時上傳微信“朋友圈”,智慧手機不離手。誰知道,他剛到部隊第一天,班長王坤坤就告訴他:為防止失泄密,部隊對智慧手機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和縝密的限制。“暫別智慧手機?那怎麼行?!”小徐眉頭一下子擰到了一起。

  無獨有偶。該旅新兵七連戰士高天崇走到哪都喜歡用手機自拍留念,得知軍營一大堆手機使用規定,急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女朋友這幾天就等著看我的軍裝照呢……”

  面對這些網齡和年齡差不多一樣長的“90後”新兵,該旅組織人員收集整理出《防間保密常識50問》口袋書,要求新兵熟記其中要點。安排幹部骨幹對新兵進行教育引導,在集中輔導和一對一談心中,講清保密規定“是什麼”、這樣規定“為什麼”、違反規定“會怎樣”,逐步幫助他們戒除“手機依賴症”,帶領他們走出保密規定的認識誤區。

  “我們用數位相機、連隊DV把新兵的軍營生活記錄下來,把照片貼到連隊笑臉墻上,把視頻挂在旅局域網上,把網路‘朋友圈’變成了軍營‘戰友圈’。”新兵一連連長郭子瑞介紹説,“全連官兵現場點讚、評論,火爆程度一點也不比網際網路上遜色。”

  2 案例式教學擰緊“思想總閥門”

  “2013年,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將一份絕密文件用3G手機拍成圖片,發微信傳給他人,導致涉密資訊在網際網路上洩露瘋傳,給國家造成嚴重損失,當事人被判刑入獄。”在旅安全保密教育課上,新兵營教導員于守洵正在講述“一張照片引發的慘案”。

  討論中,新兵們不禁滿腹疑惑、議論紛紛:“發張圖片就要進監獄,至於嗎”“他也真夠‘點背’的,發張圖片就被安全部門盯上了”……緊接著,于守洵又現場演示了敵特運用網際網路竊密的幾種典型手法。當看到秘密資料通過木馬病毒源源不斷地傳輸到“駭客”電腦上時,新兵們發出陣陣驚呼聲。新兵張雲忠感慨地説:“看來不能存有半點僥倖心理,失泄密就在一瞬間!”

  “新兵不喜歡枯燥説教,他們更願意相信親眼看見的情景、親耳聽到的聲音、自己悟出的道理。”新兵三連指導員張岩松説,“保密工作要求精求深,就必須把冷冰冰的規定演繹得鮮活起來。”

  該旅組織人員自排自演了《諜獄》《迷失的青春》等安全保密情景劇,借助音效、燈光、舞美等舞臺表現手法,把保密教育影音化、現場化、生動化。新戰士俞新元在觀後感中寫道:“情景劇案例震撼人心,劇中的情節讓人過目難忘。”

  3 浸潤式熏陶打造“守密大環境”

  四川籍新兵小謝曾是軍事“發燒友”。當兵前,他花費近3萬元買了一台數位相機,計劃全程記錄下自己軍旅生活的點點滴滴,並和同為“發燒友”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來到部隊後,小謝卻發現自己的計劃一下子被打亂了:學完保密規定,每逢他舉起相機想要拍照時,腦海裏第一時間閃現的不是構圖取景,而是“這幅圖片是否會泄密”。

  不久前,小謝在電腦裏選定了3張照片準備沖洗出來寄給好朋友,仔細一看卻大吃一驚:把營區櫥窗照片放大後,竟然能清晰地看到涉及保密的裝備。他急忙刪除了照片,並把電腦硬碟交保密辦作技術處理:“萬一哪張照片泄了密,不僅毀了自己的前途,還會給部隊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螻蟻可潰千里之堤。為切實築牢保密防線,該旅在新兵中積極開展“我為保密諫一言”群眾性大討論活動,讓他們在思辨交流中深化對安全保密工作的理解,變被動的“讓我守密”為主動的“我要守密”,不斷強化安全保密意識。

  在該旅班排宿舍、樓梯走廊、學習室、閱覽室等場所,除了挂有保密小貼士,還有十幾幅以小兵張嘎為主人公的保密漫畫。漫畫作者、新兵班長史春暉説:“漫畫裏沒有一句空洞口號,只是形象地表現出新兵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的泄密陷阱。把故事看完了,也就把保密的道理悟出來了。”(■禹華安 張佳帥 向 勇)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