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打擊東突須維護民族團結否則會越反越恐

時間:2014-05-08 16:06   來源:環球時報

  2008年以來,“東突”恐怖活動進入一個相對活躍期。在新形勢下,我國應站在反分裂的全局高度,調動全民蘊藏的力量,制定全方位的反恐戰略,全面提升對於“動態的”恐怖主義的打擊能力,以更加有效地應對日益嚴峻的安全威脅。目前,我國在反恐怖鬥爭中必須處理好五個重要關係。

  第一,打擊恐怖主義與維護民族團結的關係。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矛盾交織、疊加。新疆境內本屬正常的社會矛盾可能被恐怖分子炒作、誘導、歪曲為民族、宗教的衝突,人為造成漢維不兩立的局面。在反恐過程中,我們要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防止將恐怖主義與特定的民族、宗教掛鉤,大力維護民族團結,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否則,反恐就有可能産生“越反越恐”的正反饋效應。

  第二,高壓嚴打、經濟發展與意識形態工作的關係。對“東突”勢力主動出擊、露頭就打,同時大力發展新疆經濟,這些都是剷除恐怖主義行之有效的“硬措施”。但意識形態工作如果沒有做好,黨和政府“穩邊”、“富邊”的政策會被醜化,如“西部大開發”、“援疆”會被曲解是“對新疆資源變本加厲的掠奪”。“軟實力”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在新疆,我們要團結一大批具有高深宗教造詣、深孚眾望的愛國愛教人士,打擊“地下講經點”,防止極端思想在清真寺、監獄、學校等特殊場所傳播,發展社區矯正制度,加強網路監管,擠壓恐怖主義意識形態生存空間。恐怖主義意識形態不根除,恐怖組織就如同癌細胞一樣,不斷複製自己。

  第三,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與公眾參與的關係。反恐工作要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的前提下,實現對恐怖主義的全社會打壓。反恐不能僅僅依靠軍隊、武警與公安幹警,更依賴於有效組合政府、企業與社會組織、公民個人,形成協調治理的網路。無處不在的公眾可以在工作、生活中第一時間發現恐怖分子的蛛絲馬跡,協助反恐專業部門,將恐怖行動消滅于萌芽狀態。壓制恐怖主義的網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可以做到常備不懈,具有靈活性、協調性,有效應對網路化的恐怖組織,變“以等級組織應對網路”為“以網路應對網路”。

  第四,反恐與應急的關係。2003年“非典”之後,我國開始建設應急管理體系,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應急機制。恐怖襲擊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類特殊的突發事件。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都離不開消防、公安、衛生等救援隊伍與資源。反恐部門要保持自身在情報、偵察、打擊等方面特殊性的同時,可立足現有,賦予已經成熟的應急管理體系以防範、應對恐怖主義的職責與功能,努力構建反恐預防與預警機制、資訊報送機制、決策處置機制等,促進反恐與救災的融合。

  第五,預防與應對的關係。反恐要以預防為主,但應預防與應對並重,既強調危機管理,也強調後果管理。當恐怖事件意外發生後,我們要具有強大的響應能力,廣泛開展社會動員,調集各方面的力量,有序、有力地處置,將其影響後果最小化,快速恢復社會運作秩序。(作者王宏偉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