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有“戰略定力”
這真的是美國的勝利嗎?中國真的對美國的挑釁“沒有任何反應”嗎?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27日用細節證明了解放軍對美轟炸機行動的掌控程度。耿雁生説,美軍飛機于北京時間26日11時至13時22分沿我東海防空識別區東部邊緣南北方嚮往返飛行,位於釣魚島以東約200公里活動。中國軍隊進行了全程監視、及時識別,判明瞭美方飛機類別。耿雁生説,需要強調的是,中方依據東海防空識別區航空器識別規則公告,將對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的任何航空器的活動進行識別。中方有能力對相關空域實施有效管控。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國國防部的回應很平靜,這是明智的反應。這件事説白了,就是美國用自己的所謂優勢地位和實力,赤裸裸地向中國宣泄作為“老大”對於“老二”的不滿,告訴中國説,你要聽我的。而作為中國,我們沒做錯什麼,設立防空設別區完全是正當的,符合國際慣例。然而,外交要忠於實力,老大生氣了,老二要有戰略定力,防止局勢升級,因為局勢升級對我們最不利。
27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秦剛回答了數個有關防空識別區的問題。在回答“中方是否擔心東海防空識別區將被認為是‘紙老虎’”的問題時,秦剛表示:“中國政府有足夠的決心和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我們也有能力對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空域實施有效管控。”
此外,中國27日還向另一個對東海防空識別區説三道四的國家——澳大利亞提出交涉。秦剛説,中方已就澳方有關言論提出嚴正交涉,表達了強烈不滿。中方指出,澳方對中方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説三道四是完全錯誤的,中方不予接受。中方敦促澳方立即糾正錯誤,以免損害中澳合作關係。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畫出的B—52轟炸機飛行路線示意圖,該飛機只是稍微進入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一點就折返,有中國網友嘲笑説:“我當是轉了多大一圈呢,合著就沾了個邊。”實際上,美國的意圖也不僅僅是針對中國。“美國之音”的文章稱,前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長斯勞特認為,美國對中國發出的資訊是,不要以為你們可以借防空區對日本為所欲為,而美國會坐視不理。但美國也要對日本發出資訊,不要採取(過激)行動,因為美國仍然存在,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要擴大防空識別區
日本近日繼續進行外交活動,試圖聯合更多國家和地區向中國施壓。《産經新聞》稱,針對中國劃定防空識別區,日本政府26日確立了新的方針,即要和韓國、東盟等聯合起來要求中國撤銷防空識別區,要求中國軍方“自製”。日本政府還考慮要在12月13日到15日在東京舉行的日本東盟特別首腦會議上,在會後聲明中寫入“建立回避衝突的天空秩序”等內容,以牽制中國。
此外,日本的安保動作也密集起來。有關效倣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創建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法案獲得國會通過後,日本政府27日基本決定於12月4日成立日本版國家安全委員會,該機構將負責制定危機管理及外交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針。27日,決定日本今後10年防衛力量整備方針的“防衛計劃大綱”主幹部分出臺,日本宣稱要進行“積極的和平主義”,卻又著手建立島嶼奪還體制,和海域、空域大範圍經常性監視體制。
另據《讀賣新聞》報道,日本防衛省正考慮將日本的防空識別區範圍擴大到小笠原群島,以加強離島國防體制。報道稱,日本之前認為小笠原群島上空被他國飛機侵犯領空的可能性小,所以未劃進防空識別區,但現在因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所以日本政府及執政黨自民黨內部要求將小笠原群島上空劃為防空識別區的聲浪增強。
日本輿論目前對美國的期望值很高,軍事記者神浦元彰本在《日刊現代》發表文章稱,“中國公佈的防空識別區內,包括美軍作為射擊場的島嶼。訓練中的美軍飛機如果遭到攔截必將反擊。中國的做法等於向美軍發出打仗的挑戰。”他還稱,中國“等於踩上了老虎的尾巴”,現在與其説是日中開戰,還不如説是美中開戰具有現實性。
韓國《首爾經濟》27日的報道稱,重返亞洲的美國,夢想成為海洋大國的中國,未來會否走向一觸即發狀態?隨著兩國在東海問題上的劍拔弩張,中美矛盾可能日漸加劇的看法正在迅速擴散。韓國《國民日報》27日的報道稱,隨著中美進入軍事對峙,此前6月份中美確定的合作關係“方向可能轉變”。
《華盛頓郵報》則稱,美國副總統拜登計劃下周訪問北京,將向中國表達對防空識別區的關注。這為它的北京之行投下陰影。最近的事態還破壞了中美加強兩軍關係的長期努力。儘管中美兩國把彼此視作安全領域的對手,但是美軍官員説,至關重要的是要保持聯繫渠道的暢通以避免敵對行動,帶有敵意的遭遇可能會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對此,朱鋒認為,美國其實始終在直接介入釣魚島爭端,它從未離開。這次美國顯然很生氣,但不會對中美關係造成實質性影響。相信接下來美國還有下一波行動,無論它拍桌子還是罵娘,中國都要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