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8月8日刊文章稱,亞洲一些弱小的國家如東盟國家,擔心如果中美陷入冷戰局勢將會危及到它們的利益,他們將被迫“選邊站”。但文章認為這是一種誤解,中美陷入冷戰反而會讓那些小的亞洲國家受益。
文章稱,一些認為中美冷戰局勢將會危及到它們國家利益的人以“二戰”後美蘇“冷戰”為例,指出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幾乎將世界劃分成了兩個完全對立的勢力範圍,如果中美陷入冷戰,它們也會被中美迫使選擇陣營。但文章認為這是對美蘇“冷戰”的誤解,也是對當今亞太局勢的誤解,實際上,這些亞洲小國才是中美戰略競爭的首要受益者。
文章以北約為例闡述説,“二戰”後的美國依舊認為自己是一個強大的“孤立主義者”,所以對於它來説,啟動復興歐洲的“馬歇爾計劃”是十分艱難的決定,而批准《北大西洋公約》更是引發了巨大的爭議。面對蘇聯的威脅,歐洲一些國家共同簽署了《布魯塞爾條約》,並試圖與美國結盟,因此事實上,並不是美國強迫歐洲國家選擇陣營,反而是歐洲想方設法要將美國與他們緊緊綁在一起。
另一方面,由於蘇聯對歐洲的控制減弱,一些歐洲國家還奪回了之前移交給美國和歐美“跨大西洋聯盟”的戰略自主權。此外,一些並未受到嚴峻安全威脅的國家反倒從美蘇的競爭中受益,特別是一些非洲和中東國家。美蘇想要在這些地區增強影響力以獲取支援,只好向該地區國家做出更大的讓步。
反觀當今亞太地區局勢,文章認為如果中美陷入冷戰將會給亞太地區帶來兩方面的益處。第一,對於那些將中國視為最大威脅的國家,如日本和菲律賓,可能會向美國或者是其他第三方尋求更有力的承諾。雖然美國很有可能會為了自身利益而減少承諾,但是它肯定不會強迫日本和菲律賓與中國對抗,反而日菲兩國可能會強迫美國與它們統一戰線。
第二,對於那些未將中國視為直接威脅的國家,如東盟國家和韓國,極有可能借助自身的優勢在中美兩國間扮演“兩面派”的角色。這些國家不會選擇其中一個陣營,所以既可以向中國尋求更緊密的經濟合作,又可以保持與美國的安全聯盟。而為了不喪失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中美兩國極有可能也會默許這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