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軍事協定“難産”的背後

時間:2012-05-31 10:09   來源:解放軍報

  韓國國防部長官金寬鎮取消原定本月底訪問日本的行程,同時推遲和日本簽訂《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與《韓日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在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的背景下,韓國和日本在軍事上的走近讓人有了很多聯想,但其面臨的障礙也是短時間內難以跨越的。

  韓國媒體本月初披露,金寬鎮將於5月底訪問日本,同日本防衛大臣田中直紀簽署《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和《韓日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而本月中旬在北京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談時,日韓兩國首腦再次確認月底將簽署上述協定。

  中央黨校朝鮮問題專家張璉瑰解釋説,對朝鮮施壓是韓日準備簽訂《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直接動因。韓日去年1月在首爾舉行兩國防長會談時,就討論過簽署這兩項協議,但未能取得進展。朝鮮上月發射衛星後,韓日談判進程顯著提速。在兩國看來,如果能將在關於朝鮮核問題上的合作用文字固定下來,形成機制,將對朝鮮方面形成更大的壓力。

  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林治遠分析説,在對朝鮮的情報搜 集及偵察方面,日本偵察技術手段先進,而韓國在利用人力資源收集情報方面則有獨特優勢。協定簽訂之後,雙方將可以共用關於朝鮮核、導彈等情報。而《韓日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則可以使韓國軍隊和日本自衛隊的“海外力量”相互提供後勤支援。

  如果上述兩個協定得到簽署,將成為日本和韓國自二戰後簽署的首個軍事協定。但由於協定性質十分敏感,消息一齣,立即在韓國國內招致一片反對,致使協定面臨“難産”的尷尬。

  張璉瑰分析説,因為日本在侵略歷史問題上反省不夠,“慰安婦問題”也未得到解決,韓國民眾對日本的疑慮和反感,遠遠超出對朝鮮的擔心。當年韓日建交,就曾在韓國各地掀起大規模示威遊行。對與日本的軍事合作,他們自然也持反對態度。而在野黨則擔心協定“可能進一步刺激朝鮮”。

  其實,韓國民眾的反對有相當大程度還是出於對日本重新走上武裝道路的擔心。近年來,日本通過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派出自衛隊參加維和與護航等行動,逐步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在“正常國家”道路上越走越遠。醞釀中的兩個協定,則可以將“紅線”進一步向前推動。然而,無論是日本國內民眾,還是韓國等日本鄰國的民眾,都對此抱著警惕的態度。

  日本對推進日韓軍事合作一直比較積極,以至於有聲音稱,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將開啟“美日韓三國同盟”的大門。然而,所謂的“三國同盟”不過是言過其實。

  林治遠研究員認為,近年來,美國在東亞地區的聯盟政策出現了“雙邊同盟多邊化”的趨勢,希望通過將相關力量網路化、一體化,更好地為美國的利益服務。此次韓日兩國在軍事上走近,與美國的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有一定的聯繫。但在現實中,美國戰略重心東移也面臨著內外多種因素制約。近年來,美國在北約內部承擔的軍費比重越來越高,而許多亞洲盟友也希望美國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所謂的“亞洲版北約”遠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張璉瑰認為,從軍事角度看,既有的美日同盟和美韓同盟對美國來説已經夠用,如果搞起三國同盟,勢必將引起周邊國家的強烈反應,政治上並不划算。而作為冷戰受害者的韓國,不僅擔心日本重新走上軍事大國道路,也擔心這樣的同盟將引發新的冷戰。而且,韓國民眾對日本的抵觸情緒、日本民眾對日本突破和平憲法的警惕,都是打造三國軍事同盟的支援者難以逾越的障礙。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