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造空海一體戰提升軍力 專家稱或劍指中國

時間:2011-12-02 14:12   來源:央視網

  正在評論:美軍新思路“四大變化”浮出水面

  勞春燕:

  所以“空海一體戰”很大程度上是針對中國,咱們也來看一看“空海一體戰”對美國戰略格局的幾個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具體對中國到底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影響?剛才我們提到的這位美國的安全專家他也説道了“空海一體戰”,會給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佈局造成四個變化:

  第一個變化,西太平地區,美國海軍規模會擴大。第二個變化,美國海軍艦艇在日本的澳大利亞海域的例行航行會變得更加地頻繁。第三個變化,美國海軍艦艇會增加停靠越南、新加坡,還有菲律賓等國的次數,特別提到這是要應對中國日趨頻繁的軍事活動。第四個變化,有較高的機動性,以後海軍陸戰隊的作用會與日俱增。這幾個變化,從奧巴馬宣佈在澳大利亞長期派駐海軍陸戰隊這一件事情上已經可以看得出它的機動性,包括海軍陸戰隊的作用等等。孫先生,這些變化對於咱們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或者説對於中國海軍的發展直接會有什麼影響?

  孫哲:

  沃策爾他不是真正的軍人,他做過駐華的武官,他在2000年以後,美國國會專門成立了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他做職員,他也不是議員,他是一個專家,這些年來經常發表對華,特別對中國軍事現代化方面,他反擊中國的言論,連美國的很多學者都認為他的言論比較偏激,也不太當回事。

  這篇報告,他從一個專家的角度解讀,是誇大了美國“海天一體化”達到的效果。我覺得應該觀察兩點:

  第一,美國是不是真正的海軍軍費在亞太地區有加大的投入?威拉德説,要在亞太地區佈置很多的核潛艇,你要看它真正的調動會調動在哪兒,是調動在聖地亞哥還是挪到夏威夷、關島。傳説要在關島建一個航空母艦的艦隊,所以要觀察。

  第二,它現在能不能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1萬人為一個界線,增加兵力,除了優化現有的資源以外是不是投入新的兵力,這是我們觀察它今後作戰計劃的幾個指標。

  勞春燕:

  不管是你要增加人員的規模還是要增加新的軍事基地,還是説你要找到新的盟友,這些都是需要有投入的。高先生,您是怎麼觀察?現在也有評論説,奧巴馬可以説用高音喇叭在喊著要重返亞太,包括這次又提出“空海一體戰”戰略的思想,這一切能不能有足夠的財力去支撐呢?

  高祖貴:

  如果説要有新的投入,要投入更多的錢、更多的資源建造新的艦隊,這恐怕做不到。美國現在除了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核這些問題要解決之外,甚至還有新的問題會出來。現在美國採取一個辦法,外交上搞小勢力,它巧妙地發揮它已由實力的作用,現在在安全上搞的是重新整合,重新排列組合之後,讓這些組合會發揮新的威力。現在我們看到,絕對投入沒有了,它就要發揮原來盟友的一些價值,它重新調動澳大利亞裏面去,儘管增加的兵力不多,2000多個人,但是澳大利亞一下子的作用突出來了。下一步的推動日本、澳大利亞、印度這些國家,現實的盟友或者潛在的盟友、新興的盟友一塊兒來形成一排隊伍,這個司令還是這個司令,單個兵不太詳,但他要搞組合,這樣的話,恐怕也會形成一些影響力。

  勞春燕:

  按照孫先生剛才的比喻,就有點兒像iPhone4升級到了iPhone4S…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