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加強基層部隊資訊化建設為提升戰鬥力的關鍵措施
俄軍認為,戰術級指揮控制系統是軍隊資訊化建設的關鍵,是提升部隊戰鬥力的基本依託。在俄格衝突當中,俄軍的指揮仍然依靠傳統的步話機及電臺,甚至是手機進行,由於通訊裝備老化,許多坦克的無線電臺在行動的最初幾小時裏便停止了工作。有鋻於此,俄國防部遂下決心把戰術級指揮控制系統的研製與應用,作為提升部隊作戰能力的核心要素。
在俄軍高層的強力推動下,2010年戰術級指揮控制系統進入最後測試與驗收階段。該系統通用於陸軍、空降兵和內衛軍的旅級作戰部隊。該系統全部軟體硬體設備均配置在移動指揮車、指揮參謀車和其他機動車輛上,分隊和士兵設備可隨身攜帶,其各種作戰和保障單元可通過戰術網際網路實現互通互聯。
2010年10月,俄軍在塔曼摩步旅舉行的演習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戰術級指揮自動化系統,實際檢驗了系統的效能。俄軍總參謀長和陸軍總司令等人都對試驗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該系統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指揮效率。俄國防部稱,該系統將於2012年裝備部隊,未來將與戰役級、戰略級指揮自動化系統實現互聯互通。
把創新軍事訓練方法作為提升戰鬥力的有效途徑
俄軍認為,部隊戰鬥力的提升需要人與武器的有機結合,而人與武器的相互磨合需要經歷一個訓練過程,不斷創新訓練方法則是提升戰鬥力的有效途徑。前幾年,俄軍一些部隊訓練採用的是“應試”方法,其目的就是在考核中“拿高分”。2008年至今俄軍一直試圖改變這種狀況,積極探索新的訓練觀念、方法和手段。
一方面,俄軍在訓練中積極應用電腦倣真系統。例如:俄軍建立的“空中突擊作戰計劃擬訂與作戰效能評估系統”,可根據各型飛機的性能和所擔負的主要作戰任務,綜合考慮作戰方向上的戰場環境和作戰需求,制訂並生成攻擊目標的作戰預案,然後在電腦上進行方案倣真模擬,再通過對模擬結果的分析,比較各行動方案的優劣,在多個行動方案之間進行選優,評估各種方案的綜合作戰效能。另一方面,俄軍還十分重視資訊化訓練模擬器材的研製及應用。2007年,俄軍曾將研製航空模擬器列入《俄聯邦空軍模擬器研製計劃》,隨著該計劃升級為聯邦專項綱要,新型模擬器已陸續配發空軍作戰部隊、改裝訓練中心及院校。在此模擬器上,飛行員就如同處於真實座艙中,可在虛擬現實的情況下完成飛行訓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