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和馬來西亞海軍近日分別採取突擊行動,成功解救兩艘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船隻。與此同時,歐盟海軍卻表態,考慮到人質安全,不會效倣此舉。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索馬利亞海盜問題久拖不決,一些國家可能會傾向於採取更加強硬的手段。但如果海盜今後加強防範,更多采用以人質為盾牌的手段,武力營救將面臨很大風險,恐難成為應對海盜的常態化舉措。
事實上,這並非首次發生武力解救被劫船隻的事件。但此前的絕大多數此類行動都是在船隻被劫不久,船員躲入安全艙、其人身安全有一定保障的情況下進行的,而韓國軍方這次卻是在船隻被劫近一週後才採取行動,且有一名人質在行動中被海盜開槍打傷。由此可見,當時並非所有船員都處在安全位置。
據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韓國的這一做法是為了以“鐵腕”震懾海盜,終結“付錢贖人”的惡性迴圈,但這樣冒險的舉動也可能帶來很多“副作用”,包括使韓國船隻和船員的生命財産安全今後面臨更大威脅,以及促使海盜升級“反營救”措施,增加今後救援行動的難度等。
索馬利亞海盜23日已威脅要對韓國人展開報復,揚言“今後劫持韓國船隻時,將不再索要錢財,而是燒燬船舶,殺掉所有船員”。
正是基於對人質安全的擔憂,歐盟海軍發言人帕迪 奧肯尼迪説,儘管韓國和馬來西亞海軍的突襲行動取得了成功,但歐盟海軍不會因此改變其應對海盜的策略。
國際海事局最新統計顯示,2010年,亞丁灣海域發生的海盜襲擊事件僅有53起,較前年減少一半多。國際海事局海盜事件報告中心負責人波滕加爾 穆昆丹表示,這主要歸功於國際護航艦隊在相關海域護航力度的加強,以及商船自我保護意識和反海盜能力的強化。
北約組織反海盜艦隊一名官員日前表示,海盜現在經常利用劫持的大型船隻做“母船”,並把其船員當做“人盾”,這樣外國軍艦就不敢貿然採取武力行動。
歐盟在索馬利亞附近海域打擊海盜軍事行動指揮官菲利普 瓊斯指出,解決海盜問題的最終方法是讓索馬利亞政府有能力審判海盜嫌疑人,但這一點在短時間內可能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