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要扮演坎昆的“程咬金”

時間:2010-12-09 16:29   來源:人民網

  墨西哥坎昆,淺藍海水與潔白沙灘令人賞心悅目。但在坎昆氣候大會的談判現場,卻到處瀰漫著令人絕望的氣氛。始於11月29日的本輪談判,各方的期望值本來就不高。但就在一天后,日本就宣佈堅決反對延長《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會議中扮演起攪局的“程咬金”。這一表態使許多發展中國家代表的滿懷熱望,瞬間降至冰點。

  國際談判,一向被視為沒有硝煙的戰場。談判各方採取的所有行動,都如同牌局中的對決,步步為營,動機甚至是殺機暗藏。日本要親手扼殺由自己在1997年辛苦斡旋達成的《京都議定書》,它出的這張牌有何深意?

  陰謀論不討人喜歡,卻有著廣闊的市場。要把準坎昆談判的脈搏,我們最好把視野稍微拓寬,從去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尋找一些幫助我們理清當前混亂無序局面的線索。

  12月5日,維基解密網公佈了美國在哥本哈根大會前後密集斡旋的外交電報,把美國如何利用對窮國的財政和其他援助來獲取政治支援,以及美國如何分化發展中國家陣營、安排秘密的全球外交攻勢壓制對《哥本哈根協議》的爭議公之於眾。美國的盤算是讓盡可能多的國家支援《哥本哈根協議》,並試圖在之後逐步用建立在“道義”層面的《哥本哈根協議》取代具備法律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

  對於美國試圖威脅撤回對窮國的資助,來迫使他們接受《哥本哈根協議》,坊間早有耳聞。但維基解密網刊登的內容,還是超出了許多人的容忍度:其中包括一份2月17日從布魯塞爾發出的電報顯示,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曾經同歐盟官員對話,慫恿歐盟參與分裂“基礎四國”。到坎昆大會召開時,已有約140個國家表示接受或將接受《哥本哈根協議》,這些國家佔《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總數的75%,並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超過目前全球的80%。美國企圖替代《京都議定書》的計劃似乎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而在此時,日本又公然宣佈不支援《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緊接著“傘形集團”其他成員也或明或暗表示跟進。這對於本來就毫無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無疑足一個巨大的利好。這將可能成為壓垮坎昆談判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坎昆談判如果果真無果而終,將極大衝擊國際社會對氣候談判的信心。

  眾所週知,試圖拋棄《京都議定書》的舉動,既有悖于歷史事實和現實情況,也不符合相關的國際法規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減排問題上明確規定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並強調歷史上和目前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排放中所佔份額將會增加,以滿足其社會和發展的需要。這些共識是近20年來國際氣候談判的基石。

  幸運的是,許多發展中國家已經開始集中火力,高聲譴責部分發達國家的背信棄義。12月5日,美洲玻利瓦爾聯盟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如果日本等發達國家如果拒絕《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減排義務,他們將退出坎昆談判。“77國集團-中國”、非洲國家聯盟和最不發達國家聯盟也一致要求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繼續大規模量化減排。

  看來這一次,美國要想延續其在哥本哈根大會的收穫,難度頗大。因為發展中國家為捍衛和拯救《京都議定書》,已經在坎昆團結和聯合起來。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