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網近日報道,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透露,俄羅斯正在就購買四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事宜與法國進行談判。這四艘外購軍艦中有一艘將完全在國外製造,另外三艘軍艦的建設將有俄羅斯造船工人參與,其中第四艘將最大限度地爭取在俄羅斯境內建造。
有著300年曆史、稱雄大洋近半個世紀的俄羅斯海軍,此前從未向國外採購過軍用艦船。那麼,俄羅斯為何置等米下鍋、身處困境的本國軍工企業于不顧,要從法國這樣的競爭國家採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武器裝備系統呢?
積極應對現實的威脅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經濟有10多年時間一蹶不振,俄海軍沒有一艘新建造的大型艦艇服役,規模大幅萎縮。俄海軍的主要任務已從前蘇聯時期“爭奪大洋上的控制權”,轉變為“有效投送兵力、實現對岸有效攻擊”上來,對兩棲艦船的需求大大增加。2008年8月俄格衝突期間,北約軍艦進入黑海實施威懾,而俄軍裝備普遍老舊,難以應對現實的威脅。“調整軍事戰略,更新武器裝備,以適應新的安全形勢”,遂成為俄當局實施軍事改革的主要出發點。
缺乏有效的遠洋兵力投送能力,一直是俄羅斯海軍的“軟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陷,非常適於應對黑海沿岸可能發生的局部衝突威脅。另外,鋻於韓國和日本都在部署兩棲攻擊艦,而俄羅斯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兵力投送能力明顯不足,因此,俄羅斯決定向法國採購4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並計劃將第一艘部署到遠東的太平洋艦隊。
受制于自造能力有限
蘇聯的造船企業多集中在烏克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造船業遭受重創,嚴重影響了其海軍裝備的更新換代。據國外媒體報道,普京擔任俄總統期間,俄軍雖獲得了更多預算,但政策傾斜並沒有對軍工企業産生多大實際效果,俄海軍造船廠大都還處於資金短缺和人才流失的困境之中,很難在短時間內開發出適應作戰需求的成熟艦艇。近年來,俄海軍“阿庫拉”級核潛艇“海豹”號發生故障造成20人死亡,以及新型海基洲際導彈“布拉瓦”試射接連失敗等一系列事故,使得俄海軍“對本國軍工企業失去了耐心和信心”,轉而把目光投向西方,一改過去優先購買國産武器裝備的做法。
俄軍方之所以打算從法國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是因為俄軍缺少類似的艦船。俄副總理謝爾蓋 伊萬諾夫日前表示,“俄目前在水面艦艇製造方面明顯落後於西方大國”。與法國産品相比,俄産同類艦艇無論建造工藝還是兵力投送能力都有明顯差距。自前蘇聯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莫斯科”級兩棲攻擊艦退役後,俄羅斯造船廠就再也沒有製造過大型直升機搭載平臺。俄海軍目前裝備的最大的“伊萬羅戈夫”級登陸艦,以及最新的11771型“伊萬戈林”號大型登陸艦,性能和運送能力都有限,後者交付海軍更是遙遙無期。
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當前可助俄海軍解投送能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將來則有助於其消化吸收西方先進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據報道,俄羅斯除直接購買一艘“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外,還希望法國向其轉讓相關技術,出售有關該艦的生産許可證,以便在國內再建造4艘同型戰艦。這顯示出俄羅斯有意以引進“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為契機,吸收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體制,刺激本國軍工綜合體發展,推動俄軍工企業升級換代。
意在緩和與北約關係
俄格衝突爆發後,北約凍結了與俄羅斯方面大使級以上官員的接觸,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會議中斷,雙邊關係遭遇寒冰期。但從去年春天起,雙邊關係逐漸得以恢復。俄羅斯希望通過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改善與法國的關係,進而打開與北約國家交流合作的突破口,並通過協商解決歐洲安全問題,實現平等互利合作。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表示,俄法雙方就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展開談判,是雙方互信的明證。
從法國方面來説,俄羅斯求購軍艦對法國經濟具有直接的幫助,5億歐元的合約能讓法國有關部門獲得必要的經費支援。法國總統薩科齊同時表示,由於法國需要俄羅斯在維護世界和平和解決一系列國際危機中發揮作用,所以在軍售問題上就不能再對俄羅斯持有不信任態度。
法國計劃向俄出售軍艦已引起北約內部的擔心,美國認為這樣會嚴重威脅北約利益。與美國一樣對該交易不滿的,還有喬治亞、烏克蘭等一些與俄羅斯有矛盾的國家。因此,法國能否最終向俄羅斯出售“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還有待與美國、歐盟以及北約夥伴計劃成員國協調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