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操弄兩岸對抗,臺灣經濟面臨雙重打擊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網
謊言終究是經不起考驗的。臺當局“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早前言之鑿鑿地説“臺灣目前防疫審慎得體,所以不認為疫情會對臺灣經濟産生任何影響”。如果沒有影響,為何臺當局“主計處”近日大幅下調臺灣今年經濟增長率?為何預測第一季經濟只有1.8%、為近15季新低?如果沒有影響,為何華航主管減薪10%、長榮航空鼓勵員工休假?如果沒有影響,為何臺當局“行政院”公佈新台幣600億元的紓困措施?
香港大公網19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官員之前的論斷根本就是粉飾太平,以誇大自己抗疫防疫的成效。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蔡當局好大喜功的作風對遏制疫情大為不利。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民進黨當局就趁機利用疫情與大陸切割:第一時間宣佈禁止輸出口罩;單方面宣佈關閉“小三通”;禁止陸配子女入境。但不論臺灣方面耍什麼花招,兩岸關係是無法切割的,尤其是經貿往來。大陸是臺灣第一大出口地,佔臺灣出口比重四成,如果大陸經濟趨緩,對臺灣進口也會減少。現今大陸經濟因疫情而受衝擊,臺灣難道可以獨善其身?首當其衝的無疑是旅遊業。
兩岸和香港、澳門航線都是臺灣航空業的最賺錢的航線,佔華航客運營收22%、佔長榮航空約16%,但受疫情影響,島內兩岸及臺灣往返港澳航班已取消七成,載客量比去年12月勁減超過八成。由於疫情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臺灣航空業陷入“寒冬”。旅客減少,勢必影響臺灣百貨、餐飲、夜市、交通運輸等行業。微風集團一度傳出裁員三成的消息。有臺灣旅遊業者預料這次疫情對觀光業的衝擊恐怕比SARS還嚴重,倘若持續半年,全臺4000家旅行社可能會有一成倒閉。
然而,疫情不論多麼凶險,終究都會過去,對臺灣經濟的影響可能是一時的。臺灣經濟面臨的最大困境是民進黨當局不僅無意改善兩岸關係,反而往激化、對立的方向走,今年兩岸關係恐怕更加緊張。原本外界以為兩岸可以通過共同抗疫緩和雙方的關係,大陸方面上月已首先釋出善意,接待臺灣專家到武漢考察疫情,不料民進黨當局非但不領情,反而趁疫情大打“政治牌”,先是聲稱“不參加世衛會議,就無法獲得疫情資訊”,後又企圖借撤離湖北臺胞搞“撤僑”、營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錯誤觀感。
今年兩岸關係不僅沒有緩和跡象,在民進黨當局的操弄下,恐會進一步惡化。即使疫情結束,但兩岸人員往來並不會明顯增加,島內與旅遊相關的十多個行業仍難恢復昔日的榮景。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