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掀起臺灣政治海嘯 警惕民進黨走“邪路”
臺灣“九合一”選舉日前已在島內落下帷幕。如何看待選舉過後島內政局與兩岸關係發展態勢?在人民日報海外網11月27日舉辦的“金臺沙龍”論壇上,與會專家展開熱烈討論。專家們認為,選舉結果反映了廣大臺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展望未來兩岸關係,仍然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島內政治海嘯
11月24日,島內“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遭遇全面潰敗。對於這樣的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桂清用“政治海嘯、民心思變”來概括。“蔡英文當局拼經濟無能、穩兩岸無力、用權力無度、推改革無成,選舉結果表達了選民對蔡英文失德失能、‘重政治鬥爭、輕經濟發展’施政綱領的怒吼。”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敗了讓他們過苦日子的民進黨。這是此次選舉最大的基本盤。”在主旨發言中,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表示,近兩年來,民進黨倚仗全面執政,打著改革的旗號倒行逆施,罔顧臺灣民眾的根本利益,還標榜所謂“改革”成績,甚至把民調低迷解釋為改革的“代價”,聲稱“絕不走回頭路”;同時,民進黨的思維還很守舊,死抱“臺獨黨綱”,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反中”“抗中”,幻想擺脫大陸、依美圖存,這種一意孤行的結果就是製造了自己最大的敵人——讓全民討厭民進黨。
民進黨“三牌失靈”
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周忠菲總結道,民進黨這次失敗可歸納為經濟、政治和選舉策略的“三牌失靈”。經濟上,民進黨罔顧大陸的經濟影響力以及與臺灣的緊密經貿往來,執意推行“新南向政策”,結果市場越來越小,臺灣民眾的生計沒有著落。政治上,民進黨當局蓄意製造兩岸對立,企圖找國際盟友告洋狀,影響了臺海和平,引起臺灣人民的警覺。在選舉策略上,雖然民進黨擅長“奧步”(即出損招、陰招),但此次臺灣民眾反“奧步”、防“奧步”意識高漲,處處設防。因此,民進黨在選舉中不得人心、全面失敗。
此外,針對此次和選舉同時進行的“公投”,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認為,這次“公投”綁選舉的做法不僅在選務流程上造成了混亂,讓臺灣民眾怨聲載道;同時,所謂“奧運正名公投”案的挫敗,也説明拿臺灣運動員的利益做賭注、搞“臺獨”的行徑不得人心,註定要失敗。
當談到“選舉過後,島內政局會如何變化”時,專家們一致認為,不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面臨著黨內權力重組、世代交替的問題。同時,由於此次選舉的許多當選者屬於國民黨、民進黨以外的政黨或無黨籍人士,因此不排除第三勢力未來在島內的崛起。然而,究竟下一步如何變化以及島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政策如何調整,專家們認為,還有待觀察。
機遇挑戰並存
研討會上,不論是在場的聽眾還是線上的網友,大家都對選舉之後兩岸關係向何處去表現出濃厚興趣。對此,專家們也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説,儘管選舉後民進黨可掌控的縣市不多,但臺當局層面仍由民進黨繼續執政。下一步要看民進黨怎麼認知這場慘敗以及相應的大陸政策如何調整。“如果民進黨當局沒有反思之前的兩岸政策,甚至選後深綠勢力進一步主導民進黨及當局政權,加上國外勢力的影響,那麼民進黨當局可能會緊縮兩岸政策,繼續與大陸進行對抗;假如民進黨當局正確認識到這次選舉慘敗的原因,並反省兩岸政策,認同‘九二共識’,轉而推進兩岸關係交流合作,那麼兩岸關係就可以從對抗發展轉向和平發展。”
楊幽燕則用“邪路”(與激進“臺獨”勢力合作,共同推進“臺獨”分裂行徑)、“新路”(修正其“臺獨”立場,承認兩岸同屬“一中”)、“老路”(延續“維持現狀説”,但事實上重彈“抗中”老調,對兩岸交流採取緊縮政策)來分析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的未來走向。究竟民進黨當局會選擇哪條道路,還需時間的檢驗。
對於島內許多縣市長當選人喊出堅持“九二共識”、期盼與大陸展開經貿交流的情況,專家們認為,未來兩岸交流很有可能會呈現“基層熱,當局冷”的態勢,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所説,在對兩岸關係性質、兩岸城市交流性質有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大陸歡迎臺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柴逸扉)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