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馬來行推動東亞合作多機制齊頭並進

時間:2015-11-25 10:43   來源:國際線上

  11月20日至2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邀出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十八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八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十屆東亞峰會。李克強此行的重要成果是為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設定期限,力爭2016年結束談判,從而推動東亞地區合作發展。  

  儘管多種合作制度還是在一定程度上為東亞區域合作提供了平臺,增進各國相互了解、促進地區合作。但是,長期以來,經濟合作制度五花八門,不同區域、領域交差重疊,同時又有域外國家介入和域內國家對領導權的爭奪,使得東亞區域內不同制度相互掣肘,嚴重損害了制度的效率,致使制度碎片化。

  東亞區域合作長期採用“10+3”、“10+6”的小馬拉大車模式,該模式的形成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大國難以達成共識而不得已為之,致使東亞合作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群龍無首”狀況給東亞合作留下了諸多弊端——要麼是基於對衝目的的制度重復建設,要麼是缺乏核心領導力以致制度低效,極大阻礙了東亞地區合作的進展。

  前不久,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成功,促使各國致力於為拖延已久的RECP談判設定期限,這反映了東亞域內國家的利益相關、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關係。

  可以預期,RECP和TPP或將開啟東亞經濟合作新時代。未來通過TPP和RCEP的兩軌合一來推動亞太自貿區(FTAAP),實現亞太一體化,有利於整個地區的發展。

  一是經濟合作的開放性促使區域經濟合作制度難以閉關自守。經濟全球化使得生産要素的開放性、流動性成為大勢所趨,區域經濟合作制度的人為分裂、對抗則是逆流而動、不合時宜。經濟合作的開放性邏輯使得東亞區域合作應該向這包容性方向發展。正如李克強所説,應該珍惜區域經濟合作的來之不易,促進各种經濟制度的包容發展。中國對TPP持開放態度,相信TPP與RCEP能夠與地區其他自貿安排相互促進,為實現亞太自貿區共同目標做出積極貢獻,實際上體現了中國的大局觀和大國的開放心態,也表明瞭中國對於東亞區域合作的態度。未來RECP取得重要進展,中國也會歡迎美國參與其中。

  二是RECP與TPP交叉成員眾多,可以阻止兩大機制的分庭抗禮。從TPP和RECP 的潛在成員來看,兩大機構中的交叉成員眾多。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越南和汶萊在內的七個國家同時參加了TPP和RCEP的談判,這意味著RECP和TPP不可能分庭抗禮,而是趨利而動。

  不過,值得擔憂地是,美國霸權憂慮的加深會導致其對制度包容性的抵制態度加強,這有可能將東亞地區制度推向相互競爭甚至相互對抗的境地。(淩勝利,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博士)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