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遇“逆風” 強勢蘇復難持續

時間:2015-06-11 18:1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華盛頓6月11日電(記者劉劼)“強勢復蘇”是評價美國經濟2014年表現的高頻詞,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美國經濟有兩個季度增長4%以上。然而,2015年美國經濟開局卻出現萎縮,多重“逆風”讓此前的預期大打折扣。

  記者近日採訪的專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復蘇是在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呵護下實現的,且復蘇力度非常疲弱,勢頭是否可持續仍待觀察。在人口老齡化、勞動生産率下降等因素影響下,溫和緩慢增長很可能將是未來美國經濟的“新常態”,要想在今後幾年內回到金融危機前的增長水準並非大概率事件。

  美國商務部5月30日公佈的首次修正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第一季度萎縮0.7%,個人消費、私人投資、凈出口全面下滑,這是時隔一年之後美國經濟再次出現季度收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也下調了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IMF甚至預期美聯儲會將加息時間推遲到2016年上半年,大大晚於此前市場普遍預計的今年秋天。

  美聯儲前首席經濟學家戴維斯托克頓對新華社記者説,美國經濟正在接近全面復蘇,但是復蘇的根基並不牢固,就業市場出現的複雜情況反映了經濟弱復蘇的本質。比如,雖然失業率穩步下降,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找不到全職工作被迫從事兼職工作,或者乾脆退出求職市場。很多中老年勞動力再也無法找回危機前的高薪職位,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明顯增大,其根本原因是經濟産出不夠充足,無法創造更多全職工作崗位。

  佔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對經濟的牽引作用也有所減弱。油價下跌並沒有轉化成消費者對其他商品的購買力,同時居民儲蓄率不降反升。

  IMF美國項目部主任奈傑爾喬克對記者説,中長期來看,美國的個人消費不會再回到金融危機前那種不健康、不可持續的水準。其中原因包括:人口老齡化會使居民消費結構從電子、汽車等耐用消費品轉向醫療保健和國産商品;金融危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美國人的消費觀念和行為;金融危機後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轉而回到學校進修,學生貸款額猛增,這部分人群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還清貸款、增加消費。

  私人庫存投資疲弱是弱復蘇的另一個表現。喬克告訴記者,油價下跌使石油開採投資持續下降,中西部的頁巖氣油田在過去一兩個月裏基本停止開採,這比IMF的預期要嚴重得多。斯托克頓説,很多美國企業寧願在零利率環境下手持大量現金,也不願意進行新的投資,因為它們對經濟前景感到不確定,不願意冒險進行新嘗試。此外,強勢美元對美國出口的打擊也大於預期,不少機構預計這種拖累效應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美聯儲理事萊爾佈雷納德近日表示,美國此輪復蘇一直磕磕絆絆,對各種“逆風”反應非常敏感。總部位於舊金山的西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科特安德森認為,一季度的疲弱數據説明6個月前的火速增長態勢好景不再。越來越多人相信美國經濟未來最多只能保持2%的增速。

  近來,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等官員頻頻表示,世界不能指望美國來彌補其他主要經濟體出現的下滑,強調其他經濟體對美國的“溢回”效應越來越大。喬克認為,美國即使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也只有15%左右。美國不可能駕馭整個全球經濟體系,也不可能把外國所有的商品都買下來。在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道路上,美國不可能孤軍奮戰。

  斯托克頓認為,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經濟要想保持“一枝獨秀”難度很大,以往美國可以在外部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依靠內需保持強勁增長,但是隨著國內個人消費形勢不如以前,美國經濟對外部需求的變化愈加敏感。

  專家認為,中國應對美國經濟出現的這些變化給予高度關注,並適時調整自身發展戰略。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告訴記者,金融危機後美國人正在改變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美國也不會放任居高不下的經常賬戶貿易逆差繼續拖累經濟增長。因此,中國需要適應美國從中國進口增速減慢的趨勢,將發展重心放到刺激國內居民消費上來。

  斯托克頓認為,中美兩個經濟體的聯繫不僅局限于貿易和雙邊往來,還會體現在多邊經貿關係中。中美經濟向好對彼此都有利,兩國政策制定者應該多思考利益交匯點,而不是聚焦在分歧上。

  (來源:新華網)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