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而言,十幾年前的伊拉克戰爭,究竟意味著什麼?
對於參與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諸君而言,對伊戰表態已經成為必答題。最近,共和黨熱門人選、老布希之子、小布希之弟傑布 布希在此問題上陷入了尷尬。有人問他:如果當時他知道現在已知的資訊,他是否會效倣自己的哥哥?他被連問4次,才給出了公認的正確答案:“不會。”
曾經支援,如今反對。這種態度的轉變令人尷尬。而布希的家族之累更讓傑布在面對此問題時倍感煎熬。
其實,民主黨的熱門人選希拉裏?克林頓也在此問題上遭遇過切膚之痛。有分析就認為,當年,她敗給黨內“黑馬”奧巴馬,原因之一就在於她在伊戰問題上曾經投了贊成票。
十幾年過去了,伊戰留給美國的傷痛依舊清晰,清晰到在總統大選這樣的場合“快閃”。而且,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幽靈”還將繼續盤旋在美國上方。
如今,伊戰已經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戰略錯誤之一,甚至是一場“羞辱”。在這場性價比極低的戰爭中,美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卻未能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與當年的越戰“泥潭”一樣,伊戰已經成為美國的“噩夢”,暴露了這個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脆弱。
伊戰讓美國顏面盡失。不僅因為難以説“勝利”,還在於讓世界看到美國的虛偽。開戰前,小布希政府信誓旦旦地宣稱掌握了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與“基地”組織有聯繫的證據。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美國發動了戰爭。結果,這些指控被證明子虛烏有。而戰爭過程中駐伊美軍虐囚、濫殺無辜等各種醜聞頻發,更是令美國形象受損。
丟了數千美國大兵的性命、投入了鉅額資金,結果卻只能灰頭土臉、靜悄悄地離開。美國給自己釀了一杯苦酒。伊戰破壞了地區戰略平衡:阿拉伯民眾反美情緒高漲,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擴大,美國調停巴以衝突的能力下降,全球恐怖事件有增無減。
這一切,讓誓言再“領導”世界一百年的美國情何以堪。
有人説,像越戰一樣,伊戰這個錯誤將影響一代美國人的政治。越戰曾經把信奉杜魯門秀肌肉式國際主義的民主黨變成了一個反戰派的大本營。如今,伊戰開始折磨共和黨人,再沒有共和黨人敢於以輕率的態度談及美國向國外派出地面部隊。
或許,這樣的傷痛對於美國而言是好事。它時時提醒著“山姆大叔”不要再重蹈覆轍。尤其是當美國某些領導人高喊著要再“領導”世界一百年時,伊戰的“幽靈”應該更加張揚地出現,提醒美國,世界已經再也不是可以任由一個國家揉捏的世界了,美國也該從“世界巔峰”的霸權狀態中冷靜些了。 (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