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凸顯資産屬性 發展進入“徬徨期”

時間:2015-01-26 08:30   來源:人民日報

  進入2015年以來,比特幣的前景愈發撲朔迷離。一方面,比特幣兌人民幣跌幅去年高達55.55%;進入2015年,僅1月中上旬,比特幣兌人民幣的跌幅就超過30%。

  比特幣幣值“跌跌不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狂熱”過後價值的“自我修復”。據統計,2013年比特幣兌美元從1:13.59漲到1:731,全年漲幅達5300%。這種投機驅動下的暴漲,已經影響到比特幣賴以“安身立命”的虛擬貨幣屬性。一方面,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將其明確為合法貨幣,另一方面,2014年美元上漲明顯,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相應進入下跌期,而比特幣價格走勢與後者相同,成為部分投機者資産配置的一部分,這凸顯出其資産屬性遠大於貨幣屬性的特點。

  此外,安全性、信用風險等也成為投資者信心下降的原因。曾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戈克斯山(Mt.Gox)去年3月自稱因駭客攻擊損失了全部資産,近期被曝其丟失的比特幣很可能源於內部系統操縱。與此同時,比特幣的監管環境也不容樂觀,俄羅斯、泰國等國家則開始對其實施嚴厲管制,加上去年全球股市表現不錯,比特幣投資資金出現分流,而瘋狂的“挖礦”活動也迅速增加了比特幣供給,使其短期內可能出現供大於求的趨勢,導致比特幣的價格猛烈下跌。

  不過,即便遭遇如此“熊市”,比特幣仍表現出了相當的吸引力,如微軟、戴爾和線上零售商泛酷(Overstock)等,依舊接受並甚至擴大了比特幣的支付範圍。在亞馬遜、塔吉特等電商網站上,比特幣仍可用來購買禮品卡等。種種“利空”之下,比特幣依舊能夠蹣跚前行,其生命力又從何而來呢?

  首先,基於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徵,投資于比特幣的資金仍持續增長。根據比特幣新聞資源網科恩戴斯克(Coindesk)的數據,2012年至2015年初,共有4.33億美元風險投資資金流向比特幣相關企業,其中僅2014年獲得的投資就高達3.35億美元。

  二者,基於比特幣設計的各類金融衍生品不斷出現,在各國對比特幣場內和場外衍生品監管不足的情況下,其價格波動更為衍生品投資提供了巨大空間。

  還有,就是在比特幣暴漲的時候,沒人願意使用比特幣來支付,而是等待升值並換取其他法定貨幣。當其顯現暴跌趨勢後,更多人願用比特幣進行消費支付以規避風險,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上和線下的比特幣使用“場景”,也支撐了相對穩定的比特幣接受群體。

  總的來看,目前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子貨幣尚未成為真正的貨幣,更談不上挑戰現有的主權貨幣體系。但是,這並不能改變比特幣在金融創新史上的重要地位。短期看,其意義就是一種價格波動極強的數字資産,長期看,它能否獲得持久生命力,取決於比特幣能否真正建立一套可持續的支付生態體系,並且回歸相對穩定的貨幣屬性。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