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是近段時間國內外社會越炒越熱的一個新概念。從字面看,這個新概念似乎不難理解。60多年前,美國對二戰後的歐洲給予大量經濟援助,快速歐洲復興。美國則將其過剩的産能轉化對外債務,從中獲益。更為重要的是,借助馬歇爾計劃,美國成功地將歐洲納入其與蘇聯對抗的冷戰集團,並以輸出美元的方式為日後“美元霸權”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和當時的美國一樣,如今的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産能過剩,加之近些年中國政府推行“走出去”戰略及“一帶一路”新構想的提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借勢而出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不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現實不是歷史的簡單複製,中國的新全球戰略也不應被冠以某某計劃的翻版。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時不同,勢不同,則事亦不同”。
首先,在冷戰背景下,“馬歇爾計劃”對世界政治格局帶來的負面效應遠遠大於其給歐洲帶來的經濟收益,兩極對立無疑阻礙了世界發展。而如今,在以“開放、包容、合作”為主題的國際環境下,中國“走出去”戰略強調的是“分享發展”,“一帶一路”更是以“互聯互通”為核心理念。出發點不同,所産生的效果當然不同。
其次,美國當年對歐洲的“扶持”具有極強的排他性,“馬歇爾計劃”實際上是其與蘇聯對抗的工具。而對於中國來説,海外投資與項目合作不存在與與任何人的對抗,更不會有要“控制”誰的貪慾,因而在合作方式上體現出更廣泛的包容性。即使中國的一些舉動在某種程度上對美國的地區戰略産生“抵消”作用,但兩國共同樹立的“競爭與合作並存”的新興大國關係的標桿卻不會從根本上被撼動。此外,“命運共同體”、“亞太夢”等理念的提出,也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對“小我”與“大我”關係的深刻理解。
最後,中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更多采用的是市場化的投資操作,這與以援助為主的“馬歇爾計劃”有著本質不同。市場化操作的好處是雙向的,對中國來説,過剩的産能得以消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得以加快;而對相關國家來説,基礎設施完善固然重要,但以此為契機激發本國競爭優勢、進一步參與到地區乃至全球經濟活動中,才是接受中國投資的關鍵目標。由此來看,中國倡導的“互利共贏”,是“馬歇爾計劃”遠遠無法比擬的。(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