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習近平主席應約會見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從兩人會見的畫面看,這是一次沒有“熱度”的會見,與習近平同其他參會領導人熱情、熱烈的雙邊會見、會談場面形成鮮明反差。這種會見氣氛是中日關係現狀的真實反映。過去兩年多,日本政府在涉華歷史、主權和軍事安全政策三大問題上的錯誤言行,導致兩國關係陷入冰點。用習近平的話説,“中日關係出現嚴重困難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現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日本背離了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和精神。
從中日關係大局來看,這是一次雖缺乏“熱度”卻很有“分量”的會見。説有“分量”,當然不是説這次會見後,中日關係就會雨過天晴了。説有“分量”,是因為這次會見給迷失方向的安倍政府指出了正確方向,為兩國關係早日回到正常軌道提供了可能。中日關係現在處於一個關鍵路口。中日關係走向何方,能否穩定健康發展,事關兩國根本利益,也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近幾個月來,雙方通過外交渠道就克服中日關係政治障礙進行了多輪磋商,並於日前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四點原則共識,對外發表。此次會見,等於在兩國最高政治層面對四點原則共識進行了確認。
中方對此次會見具體安排的把握很有分寸,強調這是一次“應約”的會見,對安倍展現出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的姿態。安倍自從第二次執政以來,多次表達希望會晤中國領導人、同中方進行對話的意願,包括去年1月給習近平的親筆信中表示,“願從大局出發,推動日中戰略互惠關係向前發展”;去年9月同習近平在出席聖彼得堡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相遇簡短交談時,稱“很希望在此見到習近平主席,我迫切希望改善日中關係”。安倍每一次這樣的表示之後,言猶在耳,轉身就出爾反爾,説一套,做一套,“兩面性”十分突出,缺乏誠意。鋻於安倍的前科以及日本國內右傾化政治生態的基本面沒有變化,對安倍及其政權保持警惕,是理所應當的。中方當然也希望通過仁至義盡的安排,給安倍政府一個回心轉意、“洗心革面”的機會。
現在,安倍如願以償同習近平單獨見了面。然後呢?
據日媒報道,安倍在會見後對日本官方媒體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認為這是日中兩國返回到戰略互惠關係原點、日中關係走向改善的第一步。”安倍過去已經多次談到,應使中日兩國回到戰略互惠關係的原點。解鈴還須繫鈴人。安倍政府能否切實按照四點原則共識的精神規範自己的言行,有三大問題可以作為試金石:其一,在釣魚島等東海問題上,停止挑釁,並著手與中方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其二,信守中日雙邊政治文件和“村山談話”等歷屆政府作出的承諾,停止發表否認侵略歷史的言論,不再參拜靖國神社。其三,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放棄修改和平憲法的企圖,採取審慎的軍事安全政策。除此之外,其實中日之間存在很多共同利益,包括促進雙邊經貿合作,推動地區一體化,加強全球問題協調等,這些事情做多了,就可以給中日關係增添正能量,給地區乃至世界帶來福音。負面的東西少做、不做,積極的事情多做,這一減一加,中日關係自然就會理順了,走順了。
現在大家關心的恐怕是,安倍離開北京以後,在對華關係上何去何從。如果日方遵守在北京達成的共識精神,中日關係就會不斷改善,否則還會麻煩不斷。(賈秀東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