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8月21日報道【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8月13日文章】題:金錢如何扭曲了美國外交政策(作者美國政治評論家、美國《新共和》週刊前主編彼得 貝納特)
近日,希拉裏 克林頓借接受採訪之機表明瞭在敘利亞、伊朗和加沙問題上比奧巴馬明顯強硬的立場,觀察人士把這歸因于其競選總統的野心。
在對2016年總統競選的報道中,媒體都根深蒂固地認為鷹派立場是政治明智之舉。但這很蹊蹺。因為兩黨的民意數據都是壓倒性的:美國人認為國家的外交政策已經十分強硬了。與國內政策相比,外交政策一向是由精英推動的,而且與民意相距甚遠。但今天精英-大眾間的差距是幾十年來最大的。而且,這不是個人持何種外交政策觀點的問題,而是美國民主的問題。
干涉主義背離民意
考慮一下希拉裏與奧巴馬拉開距離的幾個議題吧。她對奧巴馬不願武裝敘利亞叛軍的批評尤其尖銳。但是這個看似精明的政治手腕僅令希拉裏和20%的民眾站在一起。皮尤研究中心上次調查美國民眾是否支援武裝援助敘利亞叛軍時,只有20%的受訪者表示願意,佔大多數的70%的受訪者都表示不同意。當該民調問及受訪者對政府就敘利亞問題一系列聲明的評價時,最受贊同的回答是“美國軍隊已經做得過頭了”。
希拉裏在伊朗鈾濃縮問題上的立場也比奧巴馬強硬———更加強硬的立場將令與德黑蘭達成最終的核協議更加困難。和敘利亞問題一樣,許多評論人士認為希拉裏的鷹派立場在政治上是一著高棋。但是,實際的民意立場再一次偏向奧巴馬。根據馬利蘭大學7月份的民調,61%的美國人支援達成限制———而非禁止———伊朗鈾濃縮的協定,只有35%的人支援加大制裁,一舉打消德黑蘭的鈾濃縮計劃。
總體上説,希拉裏清楚表明自己支援更加偏向干涉主義的外交政策。和奧巴馬不同,她很少討論美國境外戰爭的財政負擔,以及平衡美國海外承諾和國內資源的必要性。但是,民眾在此問題上仍站在奧巴馬一邊。去年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發現,51%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政府干預海外事務過多,只有17%的人認為美國干預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