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7月15日至16日出席在巴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並訪問巴西等南美四國。2014年是中巴建交四十週年,值此之際,習主席第一次以國家最高領導人身份出訪巴西,可謂意義非凡。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秘書長周志偉。他就中巴兩國發展歷程及合作前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人民網:在金磚國家集團及中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中巴政治關係的發展形勢?
周志偉:中巴兩國政治關係的發展從上世紀70年代建交至今,雙方意識形態的差異對兩國關係的影響很大。在巴西是軍政府時期,中巴關係的發展比較緩慢。中巴兩國的政治關係是從1984年菲格雷多總統、1988年薩爾內總統訪華後才開始出現平穩發展態勢的,而兩國關係的突破性發展是自2003年盧拉總統上臺之後出現的。盧拉總統上臺之後,中巴的高層頻繁互訪。從盧拉到羅塞夫總統,12年左右的時間裏,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得到強化,而且也將繼續強化下去。
此外,在雙方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中,巴西的收益是非常多的,巴西外交界對金磚機制做了個評估報告,根據這份報告,巴西是金磚國家中受益最多的國家,所以在這個機制的層面下,巴西還會持續加強對金磚國家的戰略安排。金磚國家間開展合作是因為有共同的認同感,首先是國家身份的認同,巴西認同中國是新興大國,可以推動國際新秩序的建立,中國也認同巴西不僅是拉丁美洲的大國,也是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國家,是實現外交利益的重要夥伴。
人民網:近年來,中巴高層間的往來愈加頻繁,您覺得高層間的互訪與互動對兩國關係的發展有哪些影響呢?習近平主席即將前往巴西參加金磚國家峰會,也會訪問部分拉美國家,這是習近平第一次以最高領導人身份訪問巴西,請問對於此次訪問,您認為有何戰略意義呢?
周志偉:政治高訪可以推動兩國政治關係的發展以及雙邊機制的建立,比如兩國外長對話機制、中巴高委會機制的建立。這些機制的建立,一方面使政治方面的合作得到深入,另一方面也釋放了很多經濟方面互動的活力。習近平主席自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以來,2013年出訪南美四國,而本月14號將訪問巴西等四個南美國家,這可以體現出拉美及巴西在中國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不斷上升。
此外,對於習主席的出訪,巴方寄予了很大的期待,他們認為這是一件標誌性的事件,對此非常重視。而就出訪意義而言,首先可以表明中國對巴西等新興國家國際合作的重視,雖然習主席是去參加例行的金磚峰會,但是在當前國際體系轉型、全球經濟比較低迷且新興國家經濟受到較大影響的背景下出訪巴西,可以體現出新興國家將進一步合作來實現本國的經濟增長,推動南方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這次峰會的議題是“包容性增長,可持續發展”,新興國家將進一步合作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協調性發展。
中巴經貿關係自盧拉總統上臺以來發展比較迅速,而經貿摩擦只有到了一定規模才會體現出來,過去的10年中,雙方經貿關係是經過比較粗放式的發展,這之後是需要進一步調整的。首先,要體現互惠公平的原則,雖然兩國的經濟互補性很強,但貿易結構上還是不對稱的。因為中國主要從巴西購買資源型産品,出口製成品,所以中國是處於有利位置的。而巴西就會存在經濟單一化的問題,中國出口製成品到巴西對巴西的工業有很大的衝擊。因此,雙邊經貿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中方照顧到巴方的國家利益。所以將過去粗放型的貿易方式發展到可以實現雙邊互惠的方式將是一種新趨勢,也是中巴雙邊經貿關係中新的增長點,巴西的投資率比較低,對投資有非常大的需求,而中國目前有走出去的需要,尤其是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進一步成熟,巴西在中國企業的海外佈局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
習主席此次出訪,巴西在雙邊經貿方面還是抱有很高的期待的,一是進一步豐富對華的産品出口,尤其是高附加值産品﹔二是吸引中方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方面。金磚峰會是中巴關係的重要平臺,這次峰會的主要議題就是外匯儲備庫和金磚銀行,這兩點對於新興國家都很重要。
人民網:日前有報道稱,中國外長王毅訪問巴西時表示,中國重視增加對拉美國家的投資,重視加強同拉美國家及加勒比海國家的貿易關係。您可否分析一下中巴貿易前景呢?
周志偉:中巴貿易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增長模式的轉變,中巴貿易的增長速度會有下降的趨勢,就是指增速會放緩。這是由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所決定的,舉個例子,中國對礦産品的需求可能會有一定的下降,這將影響巴西對中國鐵礦石的出口。
目前來看,農産品貿易可能會成為維持中巴貿易關係新的增長點,去年中國取代歐盟成為巴西最大的農産品海外市場。而目前雙邊貿易結構,即中國出口製成品,進口資源型産品的貿易結構在短期內是不會改變的,這也和兩國經濟互補性完全相關。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包括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型産品的生産外移,可能會為中國巴西産業內的貿易提供些機會,比方説,中方企業在巴西設廠,可以實現産業內貿易,對巴西而言,可以有益巴西的某部分産業鏈條的發展,也有利於巴西的産業結構升級。
人民網:2013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與巴西中央銀行簽署了中巴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14年6月,巴西銀行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家分行,這也是第一家在中國設立分行的拉美銀行,這是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種體現呢?
周志偉: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種體現,不過這種金融方面的合作更多是為了雙邊貿易的順暢進行的,也是為中國企業投資巴西而做的準備。雖然不是以人民幣國際化為目標而簽訂的協議,但是由於雙邊貿易額很高,在金磚國家中,中巴雙邊的貿易量是最高的,現在,中國是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巴西是中國的第九大貿易夥伴,兩國的金融合作影響力很大,兩國實現本幣互換在國際上來講,也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這也促進了人民幣的國際化。
人民網: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開闢巴西市場,很多車企也在巴西設立工廠實現本土化生産,中國企業成功走進巴西市場,但其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和障礙。對於這些已經入主巴西市場的中國車企和打算開闢巴西市場的企業,您有哪些建議呢?
周志偉:巴西是很重要的市場,在中國企業海外佈局中佔有重要地位。巴西的中産階級佔整體社會結構的50%,所以存在巨大的消費潛力,尤其還輻射著拉美市場,這也是中國企業去巴西設廠的原因之一。此外,經濟危機導致在歐洲的投資風險加大,巴西或拉美市場的消費潛力上漲,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的進一步成熟,對巴西及拉美市場的認識更加深刻及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等這些因素都促使了中國企業巴西設廠。
設廠的企業很多,但是有很好創收的企業並不多,整體而言和預期還是有區別的。原因是,近年來,在巴西投資的企業主要還是大型國企,而這些企業的投資主要還是靠高層的推動。民營企業的進入程度仍然有限,都是近幾年才加大對巴的投資力度,這和巴西承辦世界盃、奧運會有關,因為巴西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並不完善,需求比較大,提供了很多機會給中國企業,所以,民營企業的進入是有階段性特色的。
國有企業的投資主要靠政府推動,但是它缺乏長效的對風險的評估,雖然認識加深了,但仍然有限,需要時間去吃透巴西方面的政策、市場等等各個方面的資訊。而缺少這些風險評估就會導致與預期不符,不過,這個不適應的階段是暫時的,但總體來説,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