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國城鎮化問題,很多人提出借鑒歐美國家的模式,似乎是只有這樣才能尋找到發展的捷徑。其實,了解中國的城鎮化,雖然要遵循國際的普遍規律,但是更要清楚中國確實存在著現實的國情。
中國2013年城鎮化率為53.7%,城鎮人口已經達到7.3億。城鎮化水準僅僅相當於歐美國家十八至十九世紀。而城鎮人口卻比現在歐盟人口的總和還要多2.2億。比美國加上日本人口的總和還要多2.1億,可以説,這是世界上在一個國家內最大的人口城鎮化進程,何況還是一個高速增長過程。從2000年到2013年,平均每年增長速度達1.3個百分點,有2077萬農村人進入城鎮務工、就業和生活。幾乎每年進城的農民相當於歐洲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這種現象在世界上史無前例。
如果遵循歐美的經驗,可能我們還要面臨一個現實,就是我們的城鎮化水準只相當於歐美國家上百年前的水準,在這個階段,其他國家是怎麼經歷的,面臨著什麼困難,如何解決,花多長時間解決,數以億計農民進城,各類城鎮應該給他們創造什麼的生活和就業的條件?這些都需要我們研究。可是我們很多研究城鎮化的人和一些城市的決策者,想當然地拿著其他國家現在的情況進行比較,拿著歐美國家百年以來城鎮化的結果作為參照,盲目地提出跨越式發展的目標,而忘記了我們要經歷的是其他國家曾經經歷過的最痛苦階段。
研究中國的城鎮化,還不能忘記我們的制度特點和國外有著較大的差異。例如中國的城鎮有戶籍制度,而戶籍決定著公共服務供給和福利的分配。不僅城鎮有戶籍,農村也有按照戶籍提供的土地和各種集體福利。而且城鎮之間由於經濟發展水準不同決定了公共服務水準的差異,因而導致即使在城鎮人口之間,戶籍也不能流通。同時城裏人想到村里落戶也一樣基本行不通。這種制度在國外幾乎沒有。再例如,中國的土地制度和國外也不同,國有和農村集體土地的公有,城鄉土地之間交換還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這種土地制度到底對經濟發展起了什麼樣支援作用,又導致什麼樣阻礙,可能也需要認真研究。中國的城鎮是有等級的,城市不僅僅管理著城市自身,還要管理轄區的其他城鎮以及農村。所以研究中國的城市,首先要搞清楚城市到底意味著什麼?一些政策針對城市提出,而這些城市又包括了廣泛的地域,很可能政策落腳點就會出現極大的問題。
研究中國的城鎮化,要知道中國推進城鎮化道路上的困境。借鑒國際經驗,確實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內容。眼前,技術上、城市治理理念上已有無數事情可做,還要解決現實問題,突破體制障礙,逐步調整利益結構。中國的事兒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可以一蹴而就。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要學習國際經驗,還要面對現實,穩紮穩打,逐步推進。十八大已經確立城鎮化的戰略目標,重要的是如何按照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新型城鎮化制定的政策和目標,進一步抓好落實。(作者是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 李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