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錯判:對世界大勢的無知和背離

時間:2014-02-25 13:21   來源:光明日報

  近來,國際輿論當中出現了一些與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不相稱的論調。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用了大量篇幅發表與經濟無關的內容,並將中日關係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英關係,聲稱密切的經濟關係並不能阻止戰爭爆發。在世界即將迎來一戰爆發100週年的節點,安倍渲染戰爭的做法引發很多人的擔憂。

  世易時移,百年滄桑,今天的世界與百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安倍的言論暴露其對歷史知識的嚴重匱乏,同時也顯示了其對世界大勢的無知和背離,至少反映了四個錯判。

  一是錯判時代大勢。一戰前的世界處於新、老帝國主義為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而激烈爭鬥的時代。儘管德英經濟聯繫緊密,但在利益擴張上是“零和”博弈,靠拳頭搶地盤,搞擴張來發展。當今世界是全球化時代,廣大新興經濟體崛起靠的是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用好全球性資源和全球性市場紅利。中國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靠的是內生動力,靠的是同國際社會合作共贏。安倍還停留在百年前你死我活、你輸我贏的熱戰思維當中,實屬逆時代潮流而動。

  二是錯判發展道路。全球化時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同住在一個地球村。中國基於對時代大勢的把握,堅持以合作謀發展,以合作求安全,鄭重選擇並向世界承諾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相反,安倍反覆利用有關問題炒作“中國威脅論”,搞修憲擴軍、企圖擺脫二戰後國際秩序,勢必把日本引向錯誤而危險的道路。

  三是錯判解決矛盾的方式。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同時,中國認為出現分歧摩擦並不可怕,關鍵是雙方坐下來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分歧。但和平談判“一個巴掌拍不響”,需要當事方都要承認分歧,願意相向而行。安倍不從端正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和態度入手,不想解決“病根”,反而危言聳聽,這不是解決矛盾的正確態度,也不利於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

  四是錯判問題性質。一戰與當前的中日矛盾性質完全不同。一戰是帝國主義分贓不均的戰爭,無正義可言;當前中日矛盾是關乎歷史正義的大是大非問題。將中日矛盾與一戰前的情況簡單類比,是故意模糊問題實質,混淆視聽。

  日本領導人如果要談歷史,就要深刻反省日本的侵華史,深刻地認識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對受害國人民造成的嚴重傷害,以史為鑒,避免重走歷史歪路。(陶略)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