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喜打破“中華秩序”

時間:2014-01-14 14:14   來源:環球時報

  在日本福岡市太宰府,有一座帶有庭院的單層別墅,看上去已經頗為破敗。但當《環球時報》記者走進這座建築時卻發現,儘管這裡不為人所知,這座建築卻與中國有著奇特的關係:它的建築材料大多來源於兩個甲子前曾參加過中日甲午海戰的清朝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發生於1894年的那場戰爭被認為是“日本帝國興起”的開始,燃起日本“稱霸亞洲乃至世界的信心”,一些日本人也因此熱衷於收集相關文物作為紀念。但這一事件在中國以及與此戰相關的朝韓民眾心中卻烙下了深深的傷痕。時光流轉,滄海桑田,東亞今年迎來了又一個甲午年。經過兩個甲子的輪迴,東亞有關各方與日本的關係再度陷入緊張,特別是中日關係交惡,使世界更加關注這一地區到底將如何度過這個甲午年。

  日本被“打痛後才會記住”

  《環球時報》記者曾探訪過這座以“定遠”艦殘骸為材料建成的建築,它被當地人稱為“定遠館”。“定遠”艦當年是北洋水師戰鬥力最強的戰艦。日本海軍對其十分忌憚,甚至在兒童中都曾推廣擊沉“定遠”的遊戲。甲午海戰中,儘管北洋艦隊損失很重,但是日軍始終無法奈何該艦,“定遠”艦還多次擊中敵艦。當年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裴利曼曾稱:“(日方)不能全掃乎華軍者,則以有巍巍鐵甲船兩大艦也”。 然而,定遠艦的英勇戰鬥無法挽回整個戰局。1895年,“定遠”艦在威海衛遭日軍偷襲重傷。不久,北洋水師戰敗,“定遠”艦管帶劉步蟾自盡,此前為免資敵命令將擱淺的“定遠”艦炸毀。甲午戰爭後,日本原香川縣知事小野隆助從日軍手中購買了“定遠”艦的殘骸,將其拆解後運回故鄉。

  在探訪“定遠館”的幾個小時中,記者徜徉在這座建築之中,感觸無法言喻。它的大門是用“定遠”號的艙壁裝甲製成,戰鬥中被炮彈洞穿的地方猙獰依舊。建築外側的護欄,是“定遠”號長艇所用的船槳。廊下的支撐梁,是“定遠”號的兩根桅桿橫桁;支撐梁交叉的護頭,是“定遠”號的係纜樁。這座建築的其他主要材料也多是從“定遠”號上拆下的艙壁和甲板,經歷了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大部完好無損,可以想像當年這艘戰艦是何等的堅固。

  實際上,在日本甲午戰爭的遺跡還有幾處,在佐世保舊海軍墓地矗立著當年北洋水師用的305毫米開花彈,在廣島還有日軍甲午戰爭時的大本營遺址。不過,這些遺址大多沒有多少人參觀,似乎這裡被人遺忘。《環球時報》記者在參觀廣島日軍甲午戰爭大本營遺址時,向日本工作人員提出了這個疑問。一名叫菊地的工作人員愣了半天,才對記者説,當時日本先後進行了兩次爭奪亞洲霸權的戰爭。在甲午戰爭中“贏”得非常輕鬆,而在此後發生的日俄戰爭,僅爭奪一個203高地日軍就損失了幾萬人。所以,日本對日俄戰爭的記憶要比對甲午戰爭更深。看來日本人只有被打痛了才會記住,顯然日本廣島、長崎紀念館也是如此。

  確實,多數普通日本人對那段歷史比較模糊。日本大阪一位33歲的公司男職員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我對日清戰爭的印象就是中學時歷史書上講述的那樣,但後來聽新聞中説中韓都對日本歷史書的説法不滿。總之,日清戰爭也過去了,今年又是一個甲午年,希望中日韓都友好地相處下去。”

  不過,在日本一些“戰略人士”看來,甲午戰爭卻是“日本帝國”興起的開始。日本保守派戰略學者谷口光德不久前出版了《從日清戰爭學習,思考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領有權問題》一書,認為需要通過一場類似甲午戰爭的勝利來解決釣魚島問題。他表示,“對於構築現代日本來説,日清戰爭作用大於日俄戰爭。”

  《環球時報》記者翻開近幾年日本較熱門的一個版本的“新歷史教科書”。該書寫道:“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日本和清朝都向朝鮮派遣軍隊,但是日清兩軍發生衝突導致日清戰爭爆發,日本在陸地和海上都取得壓倒性勝利。1895年日清締結《下關條約》(即《馬關條約》),清朝承認朝鮮獨立,同時向日本賠償相當於當時財政收入3倍的金額,還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對這場戰爭的意義,該書稱,“日清戰爭是作為歐美流派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日本和中華帝國的戰爭,曾經作為‘沉睡雄獅’的清朝被新興國家日本打敗,東亞的中華秩序被打破。”

  日本當時的“戰略思想家”內村鑒三曾四處宣揚,日本對中國將發動戰爭是因為,“日本作為東洋的進步主義戰士,如果不排除阻礙進步的大敵——中國,就無法獲得最終的勝利。”直到今天,日本政府仍然採取相似的手段,拼命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在去年12月審議通過的新《防衛計劃大綱》和作為外交與安全政策首個綜合方針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直接“劍指”中國,提出要加強離島防衛、擴軍擴武,監控中國軍隊動向,與中國就釣魚島問題進入“長期對立”等。

  日本著名學者井上清、鈴木正四在其合著的《日本近代史》中指出,甲午戰爭的本質“是天皇制長期以來策劃在亞洲擴張勢力的戰爭。天皇制的最大努力就是準備中日戰爭。”日本甲午戰爭研究者檜山幸夫和佐谷真木人曾公開宣稱:“日本民眾也是因為甲午戰爭才第一次意識到國家和天皇,才有了作為日本人的自覺。”日本人因甲午戰爭而點燃的“愛國心”,在二戰中達到了沸點,直至被美國用原子彈毀滅。但如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不僅在“主權恢復日”紀念儀式上高呼“天皇陛下萬歲”,還公然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在日本右翼勢力的鼓動下,這種所謂的“愛國心”也有了重燃的趨勢。2013年2月,一個日本女孩曾在大阪街頭演講,聲嘶力竭地叫囂,“用南京大屠殺般的激烈手段,將在日的中國人和韓國人殺光”,引起了國際的廣泛關注和憤怒。

  東亞不會重蹈120年前覆轍

  甲午戰爭給中國、朝鮮和韓國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在韓國,甲午戰爭也被稱作“清日戰爭”,被認為是中國和日本圍繞對朝鮮半島的支配權而展開的一場戰爭。韓國史學界公認的看法是,中日甲午戰爭在東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不僅是新興的日本取代中國成為地區霸主,而且朝鮮民族淪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對象,從此開始遭受史無前例的精神和物質壓迫。

  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這樣寫道,日本通過這場戰爭獲得了臺灣等中國領土,並在亞洲國家中第一個演變為帝國主義國家。清朝從此喪失了對朝鮮半島的傳統宗主國地位,淪為帝國主義列強宰割的對象,而清王朝內部也因此面臨崩潰的危機。朝鮮王朝為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提供了口實,並在戰爭中淪為日本的保護國。戰爭還導致日軍佔領景福宮並殺害明成皇后,“朝鮮半島遭受自壬辰倭亂以後最大的災難”。

  在甲午戰爭爆發120週年來臨之際,隨著中日韓之間圍繞歷史和領土問題的爭端愈演愈烈,韓國媒體也紛紛將目前的局勢與120年前進行比較。韓國《每日經濟》評論稱,甲午年使很多韓國人想起亡國的歷史。1894年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戰勝清王朝攫取了朝鮮半島的支配權,這最終導致朝鮮王朝的覆滅和遭受日本吞併。文章稱,雖然很多人認為朝鮮王朝的覆滅有其必然性,那就是連中國都差點在新興帝國日本的侵略野心中滅亡,因此朝鮮王朝只能走向滅亡。但真正的理由則是當時的領導層喪失道德權威,權力階層將自己的私利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而引發的國家領導力的崩潰。文章稱,2014年又是一個甲午年,韓國再次站在歷史十字路口,隨著中國崛起和日本右傾化導致的中美、中日矛盾持續加劇,朝鮮政局不穩,韓國如果不能主導朝鮮半島形勢的話,那只能像朝鮮王朝末期那樣被外部勢力牽著鼻子走。韓國不能再重復120年前因為分裂和不信任而導致失敗的悲慘歷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