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國際輿論一片熱議。反應調門最高的是日本,連續多日借題發揮,糾纏不休,看到美國作出反應更像打了興奮劑一樣。日本媒體還曾傳出日美兩國將在美國副總統拜登訪日期間就此問題發表聯合聲明。
一時間,似乎拜登此次東亞之行就是衝著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而來的。事實是,拜登尚未啟程來訪,美方已開始在這個問題上降低調門,並採取“迂迴的方式”建議美國航空公司遵守中方的防空識別區規則。接著,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表示,“防空識別區本身並不是新概念或者獨一無二的概念”。拜登在東亞之行中迄今只是重申美方的一些“原則立場”。正如美國白宮高級官員所説,拜登訪華不是就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來“交涉”的。
美方這樣的立場顯然同日本的立場拉開了距離,令本來對拜登來訪期望值很高的日本政府和輿論頗為失望和失落。這種挫折感在中美日三角關係史上已不是第一次。這説明,日本時常看不懂中美關係,或者説被自己的狹隘和偏執遮住了眼睛。
上世紀70年代,中美決定重新打開交往的大門,日本起初被蒙在鼓裏;90年代,克林頓總統訪華9天,過日本而不入;進入新世紀,小布希政府比較重視日本,但對華關係仍是其亞太政策重頭戲;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把日本作為要倚重的最重要盟國,但眼睛盯著中國。圍繞識別區問題,日本高估了自己同美國的戰略利益的一致性,對於日本要搞聯合聲明,美方不是沒有考慮,但斟酌再三最後還是沒有同意。看來,相比日本,美國涉華決策機制的謹慎理智和戰略性思維佔了上風。
拜登訪華期間對中國領導人表示,美中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類似的説法多次出現在美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的涉華表態中。兩國領導人決意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本身體現了雙方對兩國關係重要性的認識,對雙邊關係潛在問題的警醒,以及對共同利益的體認。
説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當然不等於説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好的雙邊關係。兩國關係不可能做到“零問題”。美國與所有盟國之間都有或多或少的矛盾和問題,何況中美這樣兩個擁有如此差異和分歧的大國。要實現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基本途徑是持之以恒地增進戰略互信,推動務實合作,切實管控分歧。特別是做到不讓某個具體問題上的分歧影響兩國合作大方向。
中美關係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雙邊關係。這樣的一對關係,平穩發展之時,並不是萬事大吉了;問題成堆之時,並不是就不可救藥了。圍繞東海防空識別區發生的風波,正説明對於中國看來合理合法的事情,美國還一時不適應。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甚至博弈,問題不一定得以解決,但可以得到管控,不被日本等第三方所左右。這就顯示了中美關係的成熟度。
今後,不論中美綜合國力的對比發生怎樣的變化,只要堅持對話與合作,雙方磨合的最終結果就會是一個新型大國關係。(賈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