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8月1日發表公告宣佈,歐盟與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馬的貿易協定當日正式生效實施,並期待中美洲其他國家不久也將加入這一貿易協定。
早在2012年,歐盟就與上述三國簽署了貿易協定,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能及早實施。據歐盟方面稱,歐盟是中美洲國家的第二大貿易夥伴,2012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140億歐元。此前,歐盟同墨西哥、秘魯、哥倫比亞和智利已實行自由貿易多年,而與南錐體國家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的自貿談判也正在進行。
然而,拉美只是歐盟自貿佈局中的區域之一,其觸角實際上已拓展到遍及全球的數十個貿易夥伴,其中多數雙邊自貿協定已經或即將實施,有些則正在緊鑼密鼓地談判之中。不過,歐盟自貿戰略的首要目標則是構建橫跨大西洋的自貿區。歐美自貿協定首輪談判7月初終於在華盛頓鳴鑼開場,下輪談判定於10月在布魯塞爾舉行。
在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長期陷入僵局之時,歐美兩大超級經濟體“牽手”構建自貿區,自然備受國際關注。其經濟規模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貿易量佔全球總量的1/3。更值得指出的是,構建跨大西洋自貿區的目標絕不僅限于拉動雙方的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而且旨在自立新的貿易和投資遊戲規則,進而影響整個全球化規則制定,繼續保持其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壟斷地位和話語權。
與此同時,歐盟與加拿大、日本和印度等幾大貿易夥伴的自貿談判也在加緊進行。歐加自貿談判歷時長達近4年,但主要由於在農産品問題上卡殼、雙方尚未簽署協議。歐日自貿談判於今年4月“倉促”開工,現已舉行了兩輪,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競爭、政府採購、可持續發展等議題。歐盟是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自貿談判始於2007年,現已進入收尾階段。
在歐盟自貿戰略的佈局中,亞洲國家被列為重點對象,因為亞洲市場現狀和發展潛力都令歐盟刮目相看。兩年前,歐盟與韓國的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實施,這是歐盟與亞洲國家締結的第一個自貿協定。此後,歐盟與新加坡也已簽署了自貿協定。除了同印度和日本的上述自貿談判外,歐盟目前還在與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進行談判,並計劃同東盟建立“盟級”自貿區。歐盟還準備同中國啟動投資協定談判。
在歐洲、南地中海和非洲等其他地區,歐盟同一些國家也已締結協定或正在進行談判,採用關稅同盟、聯繫國協定和經濟夥伴協定等形式,但其核心仍然是自由貿易區。
歐盟為何在全球範圍內發起如此淩厲的自貿攻勢?根據歐委會一份備忘錄的評估,在未來兩年,全球90%的需求來自歐盟以外的地區。因此,通過自貿協定談判為歐盟企業打開更多的市場機會,是歐盟的一項關鍵議程。如果完成目前所進行的全部談判,歐盟的國內生産總值將提升2.2%,相當於2750億歐元,還能增加就業220萬人。其次,在歐債危機揮之不去和經濟低迷的環境下,企業投資和個人消費至少在短期內難有明顯提振,因而只能更多地寄望于通過擴大對外貿易來提供動力。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就曾表示:“貿易應在經濟復蘇中發揮關鍵作用。”另外,歐盟于2010年出臺了對外貿易新戰略,名為《貿易、增長和全球事務》。新戰略將推動與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作為拓展歐盟貿易新空間的重要途徑,希望到2015年與自貿夥伴的貿易額覆蓋其50%的對外貿易。
眾所週知,由28個國家組成的歐盟是全球第一大自由貿易體,自身已實現了人員、商品、服務以及投資的完全自由流動。隨著世界經濟和貿易格局的不斷變化,歐盟近年來一方面大力推進自貿戰略,另一方面也在強化其所謂“貿易防禦工具”。這種“攻防並舉”之策旨在通過對外貿易為歐盟經濟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