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國召開的八國峰會上,歐盟和美國宣佈將正式啟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引起廣泛關注。那麼,這一談判將給歐盟和美國帶來哪些好處?雙方目前存在哪些障礙?美歐自貿談判將對世界貿易發展産生哪些影響?
在17日的八國集團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共同宣佈,歐盟和美國將正式啟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談判。由於歐美經濟總量約佔全球一半,這項協定若達成,將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預計將分別為歐盟和美國帶來1190億歐元和950億歐元的貿易收入。對此,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戰略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表示,這一測算結果令努力擺脫危機的歐美雙方感到非常鼓舞,因此才決定推進:“歐盟和美國推動跨大西洋自貿談判,是根據一些獨立的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也根據自己指定的高級工作組的建議報告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推算。算下來,如果實現的話,到2027年,可使歐盟的GDP每年增加0.4個點,給美國增加0.5個點,還可以解決多少就業,可以增加多少外貿的收入,這都算得非常詳細。所以它們根據這些計算認為利益很鼓舞人,所以才決定進行推進。”
據雙方的評估報告,自貿區建成後,歐盟將創造40萬個就業崗位,平均每戶家庭每年將增收500多歐元。而美國將增加110萬個新工作崗位,每人平均收入將提高13%以上。這對深陷債務危機的歐盟和復蘇乏力的美國來説,無疑非常值得期待。不過,也有很多專家認為,前景雖然美好,但是談判進程可能會異常艱難。比如,法國堅持“文化例外”,結果“影音産業”暫不列入自貿談判內容。德國則表示,在消費者保護政策方面不能有任何鬆動,像轉基因、肉製品、網際網路等領域恐怕不會有商量的餘地。對此,何偉文説:“歐美自貿談判的障礙是明顯的。因為美歐的管理體制和産業優勢都有很大的不同。一是管理機制,因為歐盟推行的是社會市場經濟比較多,而美國是自由市場經濟,所以這兩邊在管理機制上有很多的地方不相同。另外一方面,主要是標準上。像我們國內目前採取很多歐盟的標準,而不是美國的標準,所以它們標準的融合也比較困難。第三就是産業優勢有些不一樣,所以有的要讓步。”
眼下,國際形勢風雲變幻,貿易摩擦不斷、貿易保護主義凸顯。作為世界重要的經濟力量,美國和歐盟啟動自貿談判,將對世界貿易發展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歐美自貿談判凸顯了雙方試圖通過建成一個橫跨大西洋的巨型自由貿易區,掌握以貿易為主軸的國際規則主導權。何偉文認為,這一預測不無道理,一旦美歐自由貿易區建立,鋻於其龐大的貿易規模,它的貿易規則很可能將成為事實上的世界標準:“要害不在於美歐之間提高了市場準入,促進貿易,而在於它們聯手制定21世紀的世界貿易規則。新規則的制定無疑對解決貿易爭端提供了更嚴格的標準,也給新興國家貿易摩擦和發達國家貿易摩擦帶來了新的困難,所以我們應該密切注意規則制定對貿易爭端的影響。”
本網觀察員段秀傑也認為,自貿協議通過産生增量來使歐美雙方受益,但是對於掌管全球貿易規則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及盼望多哈回合成功來實現減貧的最不發達國家來説,並不是好消息:“2001年世界貿易組織在啟動多哈回合談判時,明確這輪談判以發展為宗旨,獲益目標是全世界最窮的群體,通過歐美發達成員更大程度開放農産品市場,幫助最不發達成員擴大出口帶動脫貧。如果歐美建成自貿區,將嚴重擠壓這些最不發達成員的貿易機會和優先權。同時,隨著自貿區這種雙邊安排的不斷增多,世貿組織引領的多邊貿易體制必將受到衝擊,影響力下降,各成員通過多邊談判達成新的貿易安排的意願也會弱化,已僵持了十多年的多哈回合將會走得更加艱難。”
與此同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院白明指出,自貿區是各國貿易合作的一種形式,是對WTO的補充,未來也應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歐美自貿區的談判是諸多談判中的一個,不應該對WTO主導下的多邊貿易體製造成動搖,只是一個補充。可能WTO不是盡善盡美,那確實需要自貿區來補充,但絕不是為了架空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