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謙:航母不會改變中國防禦戰略

時間:2012-10-10 09:36   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航母橫空出世,引起世界廣泛關注。驚嘆者有之,詛咒者亦有之。有的把中國航母貶得一文不值,有的憂心中國從此走上以航母為手段進行美國式霸權擴張的道路。這兩種認識都不符合事實。

  中國費這麼大的勁發展航母顯然不是用來海上觀光的。儘管在全球化時代和導彈核武器的出現,傳統的航母使用方式受到越來越大的制約,但航母的戰略價值並未因此減退。航母作為現代軍事技術高度整合的資訊化綜合作戰體系,是一個國家戰略能力的重要體現。當今世界95%的國家沒有航母,並不是航母無用,也不是這些國家不想要航母,除政治原因外,主要是技術和鉅額費用問題。中國以日益增強的國力和現代國防科技與工業體系為支撐,實現航母列裝,其巨大的作戰效能與威懾效能,不僅將大大改善中國近海防禦態勢,改變中國海洋方向防禦縱深短淺,防禦手段相對單一,反應速度相對遲緩,制空權、制海權相對薄弱的狀況,而且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國防和軍隊在軍事理論、兵力結構、體制編制、作戰方式、軍事指揮訓練、人才培養等實行全方位的現代化變革。中國航母最終形成戰鬥力,無疑將拓展中國國家安全的戰略邊疆,增加戰略選擇的靈活性與主動性,有效增強中國國家安全的戰略品質與戰略穩定。這是西方有些人不願看到的。他們刻意貶損中國航母戰略價值的背後,是難以掩飾的對中國國防發展壯大的失望與焦慮。

  提到航母,人們自然會想到滿世界遊弋,到處稱王稱霸的美國核動力航母,擔心中國會步美國後塵。這也是多餘的。中國不是美國,中國航母也不是美國航母。兩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一個是維護全球絕對軍事優勢、絕對領導地位,確保金融壟斷資本全球無限擴張的工具,一個是維護國家和平、有序、可持續發展的安全環境,保障人民安心從事和平勞動的衛士。一個是以力圖控制全球海上樞紐的馬漢海權論和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為理論基礎的海上巨無霸,一個是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為貴”、“親仁善鄰”的中華戰略文化傳統為底蘊,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防禦性國防政策為指導的海上長城。兩者沒有可比性。中國擁有航母,和擁有核武器一樣,不會改變中國軍事戰略和國防戰略的自主性、自衛性與防禦性。中國需要遠洋作戰與遠洋機動的能力,但中國海上安全的重心始終在近海,中國不會因為航母問世而改變“近海防禦”戰略的基本性質。

  中國航母既不是肉雞,也不是好鬥的公雞。航母只是中國諸多戰略防禦、戰略反擊手段中的一種。中國有了航母只會使我們在戰略防禦決策時更從容、更自信、更理性。可以毫不誇張地説,中國的航母不僅是中國經略海洋,維護中國海上安全的定海神針,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諾亞方舟,是值得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歡呼的正能量。(彭光謙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少將)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