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貨幣直接交易 人民幣邁出“挑戰美元”新一步

時間:2012-05-30 15:36   來源:環球時報

  “人民幣能夠取代美元嗎?”

  人民幣國際化正是國際輿論當前討論的熱點話題。“人民幣能夠取代美元嗎?”新加坡《海峽時報》22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文章稱,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蘇布拉馬尼安預言,到2030年,中國經濟在世界的優勢,將如同1970年的美國和1870年的英國,屆時人民幣將超過美元,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但加州大學經濟歷史學家巴裏艾興格林認為,美元地位衰落遠未到來,他説,全球貨幣交易量每天高達4萬億美元,其中85%是買進或賣出美元,只有1%為人民幣交易,僅15年很難發生如此劇變。

  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道説,不久之前,人民幣的國際應用還僅限于邊境現金交易,蒙古、巴基斯坦和寮國商人從中國遊客手中接受皺巴巴的帶有“毛頭像”的鈔票,僅此而已。然而,過去3年間,人民幣開始走向全球。英國對衝基金按下按鈕買進和賣出人民幣,麥當勞、樂購等企業也紛紛在快速增長的人民幣債券市場籌集資金。隨著中國放鬆外匯管制,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也開始興奮。他在上月發起倡議,幫助倫敦發展成為人民幣交易的“西方樞紐”。去年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額高達3300億美元,約佔中國貿易總額的9%,而在2009年之前,這一數字接近於零。人民幣已經成為世界增長最快的結算貨幣,許多人認為人民幣最終將挑戰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事實上,美國已經感受到人民幣帶來的挑戰。美國智庫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去年11月發佈報告,警告人民幣可能危及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優勢地位。該委員會稱,中國正努力讓人民幣承擔國際角色,人民幣在未來5到10年對美元構成挑戰。

  美國“商業知情者”網站兩個月前的一篇報道稱,目前世界各國外匯儲備大部分為美元,但巨大的變化正在發生。一些經濟大國正互相達成協定,在國際貿易中拋棄美元。一些産油國也開始不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這對近40年的石油美元體系是個重大威脅。美元地位受到動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其實際經濟規模2016年將超過美國,有經濟學家甚至預計中國經濟到2040年將是美國的3倍。文章還列舉了威脅美元霸權的十大原因,其中多條與中國直接相關:中日雙邊貿易拋棄美元,金磚國家計劃在彼此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中俄使用本國貨幣進行貿易,人民幣在非洲使用增加,中國和阿聯酋同意在雙邊石油交易中使用本國貨幣。

  為什麼美國對美元霸主地位如此在意?從西方媒體的報道中就可以找出答案。英國《金融時報》本月15日一篇分析美國霸權的文章稱,美國的霸權由各種條件組成,它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世界最大的經濟和每人平均産值,美國還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自一戰後美國就是世界最大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時代》週刊此前報道説,美元霸權為美國經濟帶來巨大利益,美國公司可以以本國貨幣進行國際貿易,減少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可以以極低的代價彌補赤字,因為美元為主的資産需求很大。這也是美元將隨著美國財政地位惡化而失去頭號寶座的可能性引發如此驚慌的原因。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