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運業“洗牌”,壓力與機遇並存

時間:2012-04-27 11:08   來源:人民網

  航運業是全球貿易的“晴雨錶”。新加坡海洋週期間,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年會于4月23至25日在新加坡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這是一次觀察航運“晴雨錶”的重要機會。

  貿易不振“冷風”吹出航運業“寒冬”

  總部設在丹麥哥本哈根的BIMCO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航運業組織。本屆年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船東代表、航運、投資專家顯然心情不太輕鬆,因為他們要探討的一個核心話題是:如何通過創新求生存,穩度“航運業的寒冬”。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會議上指出,“全球航運業正面臨嚴峻的挑戰”。而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用六個字向本報記者描述了對2012年航運業的預期:“失衡”、“艱難”、“洗牌”。當記者追問何時可以走出“寒冬”,BIMCO主席尤迪施特克哈圖直言“仍很難説”,他認為“航運業運力與市場總需求失衡是最大問題”。

  世界貿易不景氣的“冷風”是造成航運業“寒冬”的主因。據統計,今年1月以來,有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領先指標之稱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不斷下跌;2012年全球貨運運力增長將達到12%,而需求預計將只增長3%,運力過剩問題進一步加劇;2012年1月,全球新成交造船訂單為19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1.1%,環比下降36.5%,為全球造船業5年來最差開年數據。

  有研究表明,海洋運輸在國際運輸中的比重約佔75%—80%。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市場分析部研究師鐘曉燕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航運在所有跨國大型運輸形式中成本最低,是國際貿易中的主要運輸方式,在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中佔有極其重要地位,貿易不振勢必拖累航運業。

  需求低迷牽連全球,亞洲很難“一枝獨秀”

  全球航運業曾有過“春天”。航運業自2002年起有過數年的“繁榮大發展”時期,航運以及造船等系列衍生行業一度“熱火朝天”。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國際貿易與投資逐步下滑,全球航運需求隨之減弱,航運市場遭受重創。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船舶融資團隊高級經理林柏豪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市場不景氣,目前航運企業普遍持保守態度,不再大幅度“下單”。一些歐美銀行因受歐債危機的影響無力融資,紛紛退出市場,航運企業融資難度加大。

  林柏豪稱,雖然目前全球航運市場普遍低迷,但從局部來看,亞洲的整體情況略好于歐美,許多航運公司在亞太地區的航線仍可獲得一定的利潤,但歐美經濟不景氣的負面影響未來或將波及亞太地區。力拓集團海運公司首席運營官邁克爾哈維認為中國對鋼鐵、礦石等原料的旺盛需求對全球航運業有促進作用。鐘曉燕表示,航運是“全球性”行業,需求不高必然導致整個市場受到牽連,亞洲和中國很難“一枝獨秀”。

  航運業復蘇的希望,寄託在全球經濟的復蘇之上。魏家福對本報記者表示,中美兩大經濟體持續的經貿增長將使海運需求仍然有望保持在一個不錯的水準。魏家福認為,全球航運市場洗牌趨勢今年將更加明顯。航運公司破産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同時聯盟並購、航線合作等將日趨頻繁。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