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啥時是個頭?

時間:2012-03-19 08: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最近,在世人的焦慮和期盼中,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主權債務重組——希臘2000億歐元債務置換,總算有了結果,希臘將如期獲得第二批救助貸款,燃眉之急暫時得以解除。不過,該國的債務危機並未就此解決。

  根據《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歐盟成員國必須將財政赤字和債務分別控制在國內生産總值的3%和60%以內,但實際上歐元區各國在這兩項指標上頻頻違規。2008年以來,歐洲各國為應對危機又大規模擴張財政支出,赤字和債務進一步擴大,除北歐少數國家外,其他歐盟國家遠遠超過這兩條“紅線”,經濟基礎相對較弱的南歐諸國尤為嚴重。

  實際上,債務重組只能暫時緩解財政支出的流動性困難,無法恢復財政收支平衡。如果歐洲經濟增長依舊乏力,各國繼續享受超高福利的“民主紅包”,財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就無法解決;如果歐元區繼續實施統一的貨幣政策而各成員國繼續維持差異化的財政政策,各國財政赤字就無法通過債務貨幣化的合法方式化解;如果歐盟不升格為正式的“歐羅巴國”,差異化的財政政策就無法解決;如果歐盟各國不是“死到臨頭”,也不會同意升格為“歐羅巴國”。因此,希臘危機遠未過去,歐債危機遠未結束。

  自2009年底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下調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引爆歐債危機以來,形勢不斷升級和惡化。根據歷史經驗,歐債危機將分三個階段展開。第一階段是主權債務危機,最早是脆弱的“歐豬五國”率先陷入困境,五國中又以希臘最為凶險。今年初,標普公司宣佈下調歐元區9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剝奪了法國、奧地利兩國維持數十年的AAA評級,標誌著歐債危機由歐洲邊緣國家向核心國家蔓延。目前危機正步入第二階段即銀行業危機階段,主權債務重組後作為債權人的銀行業資産受損,盈利下滑,融資能力下降。第三階段將是實體經濟危機,歐洲銀行業將不得不緊縮信貸投放並最終傷及實體經濟。

  為了經濟復蘇大局,一向穩健的歐央行不得不長時間將基準利率維持在1%的低水準,並在今年2月底向歐元區銀行體系提供超過5000 億歐元的3年期低息貸款,希望以此促使商業銀行更多地向實體經濟放貸,提振瀕臨衰退的歐洲經濟,還積極購買義大利、西班牙等歐元區國家債券,以降低這些國家的融資成本。儘管如此,在導致歐債危機的深層次矛盾未能徹底解決以前,歐洲各國的努力改變不了屢戰屢敗的命運,只能是在膠著狀態中持續。(唐雙寧)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