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西北1201號是一座戒備森嚴的辦公大廈。有著近百年曆史的科文頓 柏靈律師事務所總部便設在此處。從大廈頂層的平臺上,可以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平視不遠處的美國國會山。就在這一天,科文頓 柏靈律師事務所多功能大廳內所舉辦的活動將敦促人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美國國會129年前所做的一件事情。
多功能廳內臨時佈置起一排展板。展板的中央部分醒目地標有“記住1882年”的字樣。畫面上一個戴黑色禮帽者的背影留下一長串陰影,陰影中站立著一位身著中國清代服飾、低首愁容的華人婦女。畫面右下處又有一行文字:“在《排華法案》的陰影中為民權而戰”。
美國首位華裔國會議員趙美心走到了展板中央處的講臺前。她説,“今晚你們是為‘1882計劃’籌款而來。因此,剛開始時,國會眾院道德委員會告訴我不能參加這一活動。後因這一活動允許有非贏利支援者,所以我又被告知可以到這裡來。但我不能在這一場合為國會任何一項議案遊説。那麼好吧,今晚就讓我成為一名藝術家,來為大家描繪一幅畫卷……”
一幅令人心碎的歷史畫卷: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華人屍骨
“這幅畫卷所展現的是19世紀來到這片土地的第一批中國移民。他們為了尋求更多的機會來到這個他們稱之為‘金山’的地方。”趙美心動情地講述著,“想一想吧,他們擁擠在一條船上,忍受4至8周的煎熬橫跨太平洋;想一想吧,那些人被迫蜷縮在甲板下面的雙層床上,兩床之間距離只有17英寸(記者注:約合43釐米);想一想吧,甚至當很多人還沒有抵達大洋彼岸之時,就看到你旁邊的人已經死於疾病或饑餓;想一想吧,當這些人最終來到這個稱作美國的地方後,很多人以一天不到兩美元的收入艱難度日。”趙美心説。
趙美心的陳述將人們的思緒拉回一個半世紀以前的歲月。
1850年以前華人到美國移民者寥若晨星。自美國西部掀起“淘金熱”後,涌入美國的華人增長。據美國移民局統計,1853年,華人進入美國海關人數只有42人,1854年增至1.3萬人。此後,由於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的需求,進入美國的華工人數每年都在萬人以上。
在清末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情形下,一批批主要來自廣東、福建兩省的窮苦農民登上被稱為“浮動地獄”的海船,像沙丁魚罐頭一樣擁擠蜷縮在船艙,“日則並肩疊膝而坐,夜則交股架足而眠”,在海上飄流約兩個月來到美國加州做“苦力”。有記載稱,當年曾有4船共載2523名華工去美國,途中死亡人數達1620人,死亡率高達64.21%!
僥倖來到美國的華工吃苦耐勞,艱難度日。在美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流淌著無數華人的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