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平崛起的三個“不”

時間:2011-06-21 14:46   來源:環球時報

  作為一名外交官,我經常有機會參與對外交往,出席各種研討會,發現近年來外國朋友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關於中國崛起:“中國如何崛起?”“中國能否實現和平崛起?”“中國崛起後會幹什麼?”等等。我想把對上述這些問題的回答簡要概括為三個“不”:中國崛起之路走得不容易、中國不照搬別國模式、中國不謀求顛覆現行國際體系。

  中國崛起不容易

  中國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我過去的美國同行、曾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司長的斯勞特女士對我這樣描述過中國的特點: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一個大國,它既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獨特性在於:5000年文明、13億人口(相當於4個美國或3個歐盟)、960萬平方公里國土(世界第三大)、GDP規模世界第二、在過去三十年以年均兩位數增長、同時還有1.5億人達不到聯合國一天一美元的脫貧標準,殘疾人8000萬(相當於一個德國)。要在這樣一個規模如此之巨、國情如此之複雜的國度裏實現變革與發展,同時又能保持長期穩定,是多麼不容易。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沒有發生內戰、沒有對外發動戰爭、沒有到海外搶佔殖民地、沒有製造金融經濟危機、沒有出現中國難民潮。所有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所帶來的問題都必須在自己的境內消化,沒有給任何人帶去麻煩。13億人56個民族和睦相處,與世界和諧共處,保持了60多年的穩定和發展、特別是過去30多年的快速增長,走到GDP世界第二的位置,給世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人類和平和發展事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貢獻。這是了不起的進步和成就,是很不容易的。

  但不少西方人士似乎看不到中國的成就,常常對中國指責、苛求,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有的甚至完全相互矛盾。比如,要中國大量進口西方商品、讓更多的西方公司在中國賺更多的錢、讓人民幣快速升值以幫助解決它們國內的就業問題、要按發達國家標準去保護環境和承擔減排義務、要按西方要求保護它們所指定的某個人的所謂人權,等等。很多中國人十分不理解,為什麼一些國家要中國多買他們的汽車、飛機,但卻不能多從國外進口石油、天然氣;要多買它的國債,但同時要接受它的貨幣不斷貶值;要不斷擴大從西方國家的進口,但只能買飛機、大豆等指定的商品,等等。的確,這些要求對任何處於目前中國發展水準的國家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按中國人説法,這叫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所以,希望外國朋友要對中國發展予以更多的理解和支援,而不是一味責難非議。

  中國不能照搬別國發展模式

  中國有兩個數字很説明問題,一個是在過去30年,中國有4億人擺脫了貧困;另一個是在過去30年,中國有4億人學習英語。看起來這兩個數字似乎沒有什麼聯繫,其實不然。4億中國人學習英語説明,中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閉關鎖國,重視同外國開展合作,特別是注重引進國外的先進科技和管理經驗,包括資本和人才等,正因為此,中國才成功地解決4億人脫貧問題,否則,不會有這樣大的成就,至少不會這麼快。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