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印度又有兩位女性地方邦首席部長宣誓就職,為印度女性政客圖譜增添了新的亮點。
印度女性政客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她們佔據了從中央到地方相當一部分的重要職位。在中央一級,包括印度國大黨(當前執政的聯合進步聯盟的領導黨派)主席新力婭 甘地、印度總統帕蒂爾、議會人民院議長梅拉 庫馬爾和人民院反對黨領袖斯瓦拉吉;在地方邦一級,新德里、北方邦、西孟加拉邦以及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席部長均由女性擔當,這四位“封疆大吏”所領導的地區不僅人口數量超過全印度人口的1/3,而且是經濟最發達、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區。
上世紀70年代末期,為反對警察暴力和男性酗酒導致的家庭暴力,一場婦女運動拉開了序幕。90年代初,印度推行經濟改革後,婦女非政府組織也逐漸涌現。有人認為,女性地位的提高應歸因于二三十年前人們對女性受教育態度的改變。接受良好教育的女性自然地進入更多的職業領域,展示出毫不遜色的工作能力。
印度政府為推動婦女地位提高做了不少的努力。2001年專門被宣佈為“賦予婦女權利年”,從國家層面保障婦女權利的相關政策在當年通過了議會的審批。2010年,印度議會通過《女性席次保留法案》,規定在印度議會和邦議會的議員中,為女性保留1/3的席次。總體上,直到最近幾年許多婦女才真正擺脫“家庭主婦”的頭銜,進入各種職業領域。
不久前公佈的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女性數量比例較10年前有所下降,這表明男尊女卑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在現實社會中,針對女性的性犯罪、家庭暴力、販賣人口仍然嚴重。而由於嫁女兒需要搭上一大筆嫁粧,選擇性地墮胎情況很難被有效控制,一些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認為,生女孩子是筆“賠錢的買賣”。另外,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童婚現象也較為普遍,甚至還時常出現“賣妻還債”的悲劇。
事實上,在擁有顯赫政治地位的女性中,有的是得益於家族政治和血緣關係,有的則是受惠于其影響力極強的導師。經過如此篩選,從基層起家的女性政客也就僅僅剩下西孟加拉邦新當選的首席部長瑪瑪塔一人了。(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