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在利比亞開設禁飛區的1973號決議以來,法國一直充當“倒卡”急先鋒的角色,而英法戰機也“聯袂”對利比亞實施了持續一個多月的空襲。
種種跡象表明,當北約接過美國在利比亞作戰的指揮權後,更是加大了對反對派的支援,英國甚至考慮直接派遣軍事顧問指導反對派作戰。
為什麼歐洲如此關心利比亞的未來?原因很簡單,北非地區以其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和豐富的油氣資源,素來被歐洲各國認為是自家的“後花園”。從傳統的殖民地到如今的“地中海聯盟”,無時無刻不顯露出歐洲對北非的關注。
不可多得的黃金海岸
從地理概念上看,北非是指非洲大陸北部地區,習慣上為撒哈拉沙漠以北區域。通常包括蘇丹、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6國以及大西洋中的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其中埃及、蘇丹、利比亞統稱為東北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則統稱為西北非。
北非位於北回歸線兩側,北與法國、義大利等西歐國家隔地中海相望,南接中部非洲,西部朝向大西洋,東臨紅海。
北非之所以對歐洲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首先源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北非處於地中海的黃金地段,其中西北非的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扼守通往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東北非的埃及和蘇丹控制著極具戰略價值的蘇伊士運河。突尼西亞與義大利隔海相望,最近處僅為300公里,中部的利比亞則處於蘇伊士運河與直布羅陀海峽之間的黃金位置,處於地中海航道的中心位置。
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鑿之前,西歐各國對亞洲的航線只能從西非出發,再繞道南非的好望角抵達亞洲。自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鑿完成後,北非沿岸各國的地理價值陡然上升。從西歐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經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這條航線可直接進入印度洋,因此這條航線也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