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大中東計劃是在2001年,由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任期內提出的。由於中東極為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和豐富的石油資源,美國一直將中東戰略與其全球戰略密切相關。“9?11”事件後,美國將反恐視為第一要務,為了有效地根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小布希政府極為重視旨在對伊斯蘭世界進行民主改造,使其接受西方價值觀的“大中東計劃”。所謂“大中東”,意指自中東延伸包括北非、中亞等地在內的整個伊斯蘭世界。在這一戰略中,充分借助於美國針對東歐各國政權更疊所採取的手法,除軍事手段與武力打壓之外,更多地關注于非暴力的“軟戰爭”,即所謂的“街頭革命”。為此“大中東計劃”明確提出,“變化不應也不能從外部施加”,應當將伊斯蘭國家的政治變革繫於其內部需求與動力。諸如巴以問題、和平演變伊朗之類“技術問題”已不再是關鍵,目標是最終建立起與美國同質的自由民主政體,從而摧毀伊斯蘭激進勢力賴於滋長的基礎。
為完成這一設想,考慮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負面形象,華盛頓方面借助於美國國內的一些非政府組織,精心策劃對中東、北非當地一些所謂“人權”、“民主”和“非暴力”的人士與組織進行培養,通過舉辦各種研討與文化活動,對他們進行較為系統的培訓,加上資金與技術等各種手段的支援,引導他們如何“創造性地”運用新興媒體和數字科技工具作為動員民眾的主要方式,煽動和激發當地青年與部分對社會不滿人員的極端情緒,進而促成社會的動蕩,國家政權的更疊,以實現美國改造並全面控制伊斯蘭世界的全球性主導戰略。
為此,2008年美軍方智庫蘭德公司在向美國防部遞交的報告中特別指出:“美國應該幫助變革者獲取和使用資訊技術,即提供一些措施鼓勵美國公司投資這一地區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資訊技術領域。”並表示,“應在匿名等技術領域投資,幫助某些人免予受到政府的審查。” 2009年美國務卿希拉裏在其演講中也明確表示,要“利用這些(網際網路)技術推進我們的外交目標”。正因如此,在此次中東、北非事件中,“臉譜”、“推特”等新興媒體網站扮演了極為關鍵的重要角色。這些美國商業公司與美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已經成為美國政府推行霸權外交的工具。美正借助於自身在技術方面的優勢與領先地位,傳輸美國政府的意識形態,煽動多國暴發動亂,甚至帶來大規模殺戮。就在民眾遭受混亂甚至死亡的同時,美國獲得的卻是親美政權的建立,以及更多的石油和戰略利益。
還需指出,在“大中東計劃”實施過程中,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始終作用突出。該基金會名義上為一私人、非政府和非盈利的機構,但其資金均由美國國會撥款。在蘇聯解體、東歐各國“顏色革命”過程中,包括在我西藏、新疆等問題上該基金會均十分活躍。對於基金會的任務與職責,1991年基金會發起人和首任會長阿倫?威因斯坦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明確表示,“今天我們幹的很多事情是25年前中央情報局悄悄做的。”自2001-2003年美國軍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以來,該基金會即一直策劃在北非和中東掀起一系列的政治動亂。從其網站上可以看出,該基金會在突尼西亞、埃及、約旦、科威特、利比亞、敘利亞、葉門等國均立有各種項目,十分活躍。該組織實際上承擔著蠱惑穆斯林教派內鬥,培植新的替代力量,完成美民主改造伊斯蘭世界核心任務主要實施者的角色。
中東、北非局勢動蕩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是否仍將持續,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是否將成為美國考慮的下一目標,還有待密切關注。但不久前我國境內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通過網際網路煽動國內居民非法聚集,妄圖引發“街頭政治”,不能不説是個別人企圖把亂局引向中國的一種嘗試,對此我們應十分清醒、高度警惕。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證明,西方列強總想把地大物博的中國置於他們的掌控之中,一個自主、強大的中國永遠是歷朝歷代各族人民的企盼。經歷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績與發展,正朝著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奮進,對此我們應十分珍惜,自覺維護來之不易的和諧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