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被唱衰”值得國人高興嗎?

時間:2010-09-16 12:40   來源:《錢江晚報》

  《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9月12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我們是第1(1)!》。標題裏為什麼會有一個括弧?這跟兩件事有關。美國《新聞週刊》最近評出了“世界上100個最好的國家”,美國排在第11位;而奧巴馬曾在8月初的一個政治集會上高呼:“美國不做第2!”也就是説,美國人自己認為,要做第一的美國,實際上是第十一。

  為什麼美國人那麼不樂觀?問題出在哪?弗裏德曼指出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或者説危機。他説:我們的價值觀解體了——一夜暴富和不勞而獲的思想在整個國家盛行。華爾街也許一直在“吸毒”,但我們的議員卻給予了鼓勵。為了追求暴富的快感,我們當中有太多人樂於購買網路股和次級債“毒品”。弗裏德曼很形象地説,“我們沒有把最優秀的人才輸送到矽谷去製造電腦晶片,而是派往華爾街去製作賭博的籌碼,同時告訴自己,我們不用省兩年錢,不用儲蓄和投資就可以實現美國夢——擁有自己的房子。”

  電視裏聽到上面幾句話時,有兩點感想,一是美國人能夠直面現實,能正視自己的問題;二是聽到“一夜暴富和不勞而獲的思想在整個國家盛行”這句話時,覺得弗裏德曼就是在説中國。美國是“沒有把最優秀的人才輸送到矽谷去製造電腦晶片,而是派往華爾街去製作賭博的籌碼”,我們則是把製造業的資金越來越多吸引到利潤高,見效快的房地産業裏去;同時,我們不是一度也很熱衷於資本遊戲嗎?我們還把教授、博士紛紛逼成爭“項目”、搞經費的“公關人員”,甚至是論文造假的“學術騙子”。以前以為只有地方政府有“駐京辦”,誰知高校“駐京辦”一點都不遜色。

  也許有人會不同意,説我們怎麼沒有核心價值觀呢。一個國家的價值觀,應該是被其國民,首先是國民中的精英階層——官員、學者、各種專家——誠心信奉並努力踐行的,而不只是寫在紙上的吧?違背國家價值觀的事情、現象“可以”有,但不應該是長期存在,並經常、反覆出現,更不應該的是,各種違背國家核心價值觀的行為主體是這個國家的精英分子,至少不應該主要是他們;如果嚴重到挫傷國民對國家未來的信心,對自己政府的信心的程度,就是一種危機了。

  弗裏德曼了解美國,看來不太了解中國。他接著説:“中國和印度正在趕上美國,靠的不只是廉價勞動力和貨幣。他們之所以正在趕我們,是因為他們現在和我們一樣擁有自由市場、教育、資金和技術,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願意推遲享受,投資未來,比別人更加努力工作,始終對孩子抱有最高的期望。”

  弗裏德曼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了。“自由市場”——我們的市場中權力之手得到的“自由”太多,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一課題組最新發佈的《走向社會重建之路》報告中有具體評述;“教育”——應試教育、教育腐敗已成頑疾;“推遲享受”、“對孩子抱有希望”——“孩子”應該改成“胎兒”,讓他提前出生,儘早參與競爭……中國和美國,各有各的問題,有相似之處,也各有“特色”。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敢於直面現實,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途徑。

  播這條新聞時,央視主播説這是美國人在“唱衰”美國——説實話,我不敢茍同這樣的觀點。“唱衰”一詞在國際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意涵比較豐富,除了“表示不看好”、“説壞話”的意思外,還表示唱衰者有“看笑話”、“幸災樂禍”的心理。弗裏德曼説美國的“壞話”,是希望它變好,還是對其現狀幸災樂禍?“唱衰”,是弗裏德曼的心理,還是別人的心理?“唱衰”一説用得多了,無形中會傳播一種並不值得鼓勵的情緒或心理:不是想著怎麼改進自己的缺點,完善自己,趕上別人,而是等著看別人的笑話。聽到有人唱衰別人就很高興,往往意味著不願意聽到關於自身的真實的“壞話”,凡有批評的聲音,就覺得是“唱衰”。如果自己是強壯的,自信的,他人的“唱衰”又何損於我?“唱衰”他人,難道有助於自己的成長?聽到別人“被唱衰”就高興,往往留意不到自己前面有坑。

編輯:于斯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