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流失,甚于貸款損失

時間:2013-04-09 13:51   來源:錢江晚報

  據媒體報道,近日,河北深州信用聯社的一份涉嫌造假的“內部機密文件”外泄,暴露出金融機構不為人知的一面,讓人不能不對金融機構的誠信打上一個問號。

  這份“內部機密文件”,是一份不良貸款核銷清單,共有58人的貸款被核銷,涉及該聯社下轄的唐奉、兵曹、魏家橋三家信用社,涉及貸款250多萬元。這份清單的蹊蹺之處是,這58人中,43人的貸款以“死亡”為由核銷,15人的貸款以“失蹤”為由核銷。但記者在發稿前已調查證實,其中13名“死者”和6名“失蹤者”均健在——存在以假死亡、假失蹤來核銷貸款的事實。

  記者採訪發現,在核銷清單中,公職人員和村幹部比例很高,有鄉鎮幹部、深州市法院工作人員、村幹部及其家屬等。“被死亡”的有深州市副市長魏志春,深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崔朋等。“被失蹤”的唐奉鎮刁馬莊村民刁二純與刁紅燦夫婦各自的父親,分別是前任和現任村書記;另一“失蹤”村民唐奉鎮東蒲疃村葛建波現在是村委委員。

  死亡是假的,那麼什麼是真的?事關貸款,當然利益才是真的。那麼,什麼人能從假死亡中獲利呢?最明顯的獲利者,是這些貸款人。雖然從理論上説,核銷後“賬銷案存”,信用社與貸款人間的法律借貸關係還存在,一旦“貸款人”具備了還款能力,還會積極追討。但據報道,知情人稱,這份核銷清單上的大多數都有償還能力,其中有的位高權重難追討,甚至有的有抵押物也被核銷,從而逃避債務。深州信用聯社一位匿名人士説,不核銷的都不好收回來,何況核銷的。

  有一個疑問尚待解答:誰是“假死亡”第一推手?貸款人的嫌疑很大,但信用社的嫌疑也不能排除。金融機構有一個考核指標,即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在整個貸款餘額中所佔比例。不良貸款率過高,將影響金融單位在各種考核中的成績和排名,包括行長、信用社主任的個人考核。因此,不能排除是信用社方面為降低不良貸款率而主動實施“假死亡核銷”。金融機構有專門的資金用於核銷不良貸款,也就是説,信用社用國家的錢去填了窟窿,換個人業績。

  用假死亡核銷貸款,需要假的死亡證明。信用聯社監事長田立權稱,清單中因“死亡”和“失蹤”核銷的,信用社都提供了死亡證明、失蹤證明等相應材料。唐奉、兵曹兩信用社主任都堅稱,這些證明是由深州公安部門出具。而有關派出所的戶籍民警都稱從未經手過這些人的死亡或失蹤證明;如果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後,戶籍系統會自動登出戶籍,而現在這些“活死人”的戶口並未登出。但是,既然“房姐”、“房叔”等人可以做到“一人多戶”,只要有足夠的驅動力,“人死戶存”在技術上也不應有難度。

  信用社和派出所,至少有一方説了假話;也有可能兩家都説了假話。但是,不管最後查清是哪一種實情,但有一點是真的,假死亡、假核銷讓人們心生懷疑:信用社還有沒有信用?還有多少公安機關在乎公信力?

  “這個貸款核銷資訊是我們的內部機密文件,洩露出去是我們最大的失誤”——深州市農村信用聯社主任梁鳳信的話表明,一些金融機構已經視誠信等職業操守為棄履。

  比起一般企業和個人來,國家機關和金融企業不講誠信,更能摧毀人們對社會的信心。人心的流失,是比錢財受損更嚴重、更難以挽回的損失。當局者不可不慎,不可不懼。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