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網路紅人,陜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人氣持續攀升。原來只以為他是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地點,做了一個不恰當的表情,現在看來他是隨時隨地,盡忠職守地為奢侈品做著“代言”。原來只以為他是“名錶控”,現在看來他還是“名腰帶控”、“名眼鏡控”、“名手鐲控”。據《瀟湘晨報》9月6日報道,陜西省紀委剛表示要嚴查楊達才的名錶問題,其“手鐲”和眼鏡乃至皮帶又被網友用圖一一呈現,某知情網友稱,楊達才的眼鏡疑似價值十萬元以上,而腰帶則暫時未見“報價”。
正所謂“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這位楊局長的愛好還真不少。在“生命不息,扒糞不止”精神的感召下,不知萬能的網路還會給人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當然,與一般的遇事就玩失蹤,一問三不知的網路醜聞的當事人相比,這位楊局長的表現還是積極主動、可圈可點的。他多次通過微博主動回應網友對他的質疑,特別是對那“五塊名錶”的回應很有意思。他説,“我工作,我老婆工作,我兒子工作,我(兒)媳婦工作,我這一年光工資收入就十七八萬元,我家沒啥負擔,我父母也都去世了,我兒子也喜歡表……”
暫且不説,楊局長這話的真假,從中我們卻品出了一些官員在網路倒逼下的財産公示的味道。眾所週知,官員財産公示制度舉步維艱,其根本阻力來自於官員內部。如今走到這一步,被網路逼著公示財産其情何堪?可能有官員認為這不過是隔墻扔磚頭,被砸到的概率很小,誰讓楊局長他做人太高調。但孰不知,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官員永遠是公眾目光聚集的焦點,網路永遠是見證奇跡的地方,所以挨砸的一定是官員,但掉下來的是什麼樣的磚頭卻不一定。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官員財産公示制度,從某種角度來講,在自上而下的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倒逼共同努力下,離全面實施真的不遠了。
目前的楊局長似乎陷入了這樣一個困境,公開財産可能會面臨著與收入不符的質疑,不公開財産又無法説明眾多奢侈品和“疑似”奢侈品的來源。這種糾結恐怕不是楊局長一個人的痛苦,官員財産該怎麼公開,是公開全部財産還是部分財産?是公開闔法收入,還是連“灰色收入”帶違法所得一起公開?這的確是個問題。財産一旦公開就必然受到監督,而事實上,在官員的這種抉擇背後還有一個罪名在等著他,即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
對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近年來的爭議很多,有人主張廢除,因為它成了一些官員違法所得的避風港,一些被查處的官員只要咬死了不説違法所得的來源,就只能按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論處,而這個罪名的最高刑不超過十年。從這麼多年的司法實踐來看,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很少被單獨使用,大多與其他職務犯罪共同使用,讓人不滿的是來源不明的鉅額財産往往比能夠查清的違法所得高很多,這樣數罪並罰官員的刑期會大大減少。
實踐中,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雖然有上述問題,但並不意味著這個罪名沒有意義,事實上,如果它能和官員財産公示制度相結合使用,發揮出來的反腐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保證官員在公示財産的時候不敢弄虛作假,否則可能面臨著最高十年的刑期。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是官員財産公示制發揮反腐利器作用的一個堅強後盾和重要保障。沒有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官員公開的財産即使與事實不符,最後可能也只會成為道德問題。
這麼多年來,無論是制度準備還是社會心理準備,官員財産公示制度都已經到了箭在弦上的程度,隱而不發,很難。“微笑局長”的橫空出世顯然又為這個制度的出臺添了把火。